中新网泉州2月23日电(林永传 郭斌)闽南沿海的石头房屋曾是侨乡的一道风景和一个符号,曾几何时,出砖入石是许多闽南人理想中的居住条件。外地人来到闽南,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闽南的石头房屋特别多。
如今,泉州全市现有5000万平方米、涉及人口100万人的老旧石结构房屋。记者23日从十届泉州政协五次会议上获悉,民进泉州市委员会提案“科学规划石结构危房抗震改造”以推进泉州的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
历史上,由于泉州盛产花岗岩石材,用石头建房便于就地取材,又因泉州地处沿海,台风灾害多发,用石头建造的房屋坚固耐用,经得起风雨侵袭。因此,泉州的石结构建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形式多样、分布广泛。
但由于石结构房屋在使用功能和抗震性性能方面存在很大缺陷,特别是根据国家地震局的石结构房屋模拟仿真实验表明,在发生强地震时,石结构房屋抗倒塌能力差,倒塌后被埋人员的死亡率高,因此石结构房屋存在很大的抗震安全隐患。
为此,在此次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建议,要加大力度实施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泉州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2004—2020)的石结构危旧房改造规划方案,首先对市中心约700万平方米的石结构危房实施分期分批改造规划,制定可操作性的方案,以提高市区防御地震灾害能力。
“中心市区的石结构房屋大都为上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开发,都没有实行国家抗震标准,是属于有重大抗震隐患的预制板房屋。此外老城区的危旧房屋由于建设时间早,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提案执笔人、民进泉州市委会副主委黄金钟建议:政府尽快制定重建改建方案加以实施,出台相关政策及优惠措施鼓励业主根据规划方案拆除重建,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政策性补助。
“石头房屋是历史的产物,现在我们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有能力、有条件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黄金钟言语恳切的对记者表示,“目前泉州的石结构改造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在五年时间内如期完成,还需要各级政府、各界人士都来‘给力’,以早日完成这一造福民众的大工程。”
据悉,目前泉州中心市区石结构房屋主要集中在西郊新村、百源新村等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涉及住户2700户、涉及人口约1万人。此外,中心市区老城区还有约10万平方米的危旧房屋,这些危旧房屋共计1400户、居住人口5600人。
该市政协委员建议,各级政府可建立健全市、县和乡镇(办事处)三级政府“石结构等危旧房屋改造建设服务管理协调机构”,以强化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尽快解决这一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