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有助交通保持顺畅。记者骆昌威摄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提供实时道路信息。记者陈安摄
天河等中心城区交通高峰时间路面拥堵是常事。 记者 陈安 摄
专家为治堵出主意。记者陈安摄
后亚运交通治堵方案(讨论稿)公布
力争到2015年中心干道时速不低于25公里
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广州后亚运时代交通治堵方案(讨论稿)终于公布!在广州市政府昨天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记者获悉,广州将祭出30记组合拳破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堵车问题,力争到2015年,中心城区干道车速不低于25公里/小时。
此次提出的治堵措施分为“建、管、限”3大类。与北京不同的是,广州的治堵方案没有涉及限制机动车上牌的内容。文/记者叶平生 通讯员交通宣
广州方案未限制新车上牌
30项措施涵盖“建限管”3大领域
建
(一)加强城市规划,实现中心城区交通设施与城市功能的匹配。
1.积极推进两个新城区和六个外围组团城区的规划建设,抽疏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
2.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建设总量增量和开发时序。
3.按照国家标准落实配套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重点打造六大功能区(珠江新城—员村、琶洲、白云新城、白鹅潭、广州南站、白云空港);进一步完善开发项目与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移交接管、同步投入使用的制度。分区域按差别化原则修订实施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标准。
4.对中心城区货运市场实施规划调整和整治搬迁。
5.对中心城区批发市场实施整治搬迁。
(二)加强道路网结构完善工作,提高道路网的疏通循环功能。
6.研究修订道路网结构性完善工程5年实施计划,优化道路网的结构和布局。
7.加快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段、改造重要交通交叉口。
一是打通断头路,包括新建新滘西路过江隧道、白云六线、如意坊大桥及南北配套道路工程,建设芳村大道、猎德北延线-北环等。二是拓宽瓶颈路段,包括拓宽中山六路。三是改造重要交通交叉口,包括推进广州大道、沙太路快速化改造,拓宽广州大桥、洛溪大桥。加快推进城西地区的广州发电厂、省广弘食品集团等2条铁路专用线整体拆除并按规划改造为市政道路的工作。
8.建设安全、连续的步行系统,适度发展自行车。
(三)积极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从“财政优先、用地优先、路权优先、信号优先”等四方面积极建设“公交都市”。
9.建立公共交通发展财政扶持的长效机制。
10.继续加快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
未来5年预计将新建9条轨道交通线路(具体建设计划待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
11.配套公交优先加快推进公交站场和港湾站的建设。
到2015年前建成公交站场16个,其中西朗等公交枢纽站8个、珠江新城等首末站8个。
12.推进早晚高峰公交专用道的规划。
13.研究新建公交优先信号系统。
14.加大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运力投放力度。
预计到2015年一、二、八号线车辆将增购车32列,三号线增购车26列,五号线增购车32列,四号线增购车10列,APM增购车4列,其中2011年新到列车优先投放在地铁五号线运行。到2015年中心城区初步计划新增公交车3000辆,其中2011年增加公交车700辆(含30辆18米BRT公交车)。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确定出租汽车运力投放机制,并依法听证后报市政府最终确定。
15.加强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接驳。
进一步提升广州大道北、白云新城、嘉禾、龙归、钟落潭、滘口、东晓南、沥滘、岑村、天河软件园、科学城、长洲岛等16个市区外围结合部的公交接驳地铁服务水平,以及公交与珠江新城APM的接驳。
限
(四)适当提高机动车使用成本,调控中心城区个体出行。
16.推行广州市域停车场差别性收费。
2011年着手调整全市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提高停车费用,并按照“区域差别化,时间差别化”的原则,将广州市区域划分三类不同区域实施差别化收费。对于路侧停车、路外露天停车、停车楼(库),每天7:00~22:00实施阶梯性停车价格。对于住宅停车、夜间停车及驻车换乘停车收费价格原则保持不变。
17.加快市区外围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停车场建设。
18.优化中心城区道路单向交通组织。
2011年实施北京路和上下九区域单向交通组织,并对泮塘等区域进行单向交通组织扩展。
(五)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引导机动车有序增长。
19.进一步优化和扩大货车交通管制。
在目前货车交通管制范围的基础上,分步将环城高速路(东南西北环)纳入市区货车交通管制范围。结合货运物流业的外迁进度逐步收紧管制力度,引导过境车辆通过华快三期、北二环、东二环、东新以及即将开通的广明高速公路通行。
20.研究制定中心城区特殊路段或特殊时期临时性交通限行的相关措施。
21.研究符合广州实际的交通需求管理调节措施。
管
(六)推进智能化交通的应用,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22.积极推动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常态化工作。
23.建设交通仿真基础数据公共管理平台。
24.推进停车场信息资源共享、停车换乘信息系统及P+R票务优惠系统建设。
完善现有的停车场行业管理系统,实现停车场动态信息的资源共享;在中心区周边的大型P+R停车场建设信息服务系统及P+R票务优惠系统,提高中心区内公共交通分担率;以珠江新城为试点,建设应用停车位预定系统,提高停车效率,减少车辆“寻泊”造成的大量无效交通流。到2013年,实现全市50%以上的停车场动态信息资源共享,30%以上的停车场提供车位预订服务。
25.建立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加快推进主干道交通可变情报板的建设。
加快推进主干道交通可变情报板的建设,引导车辆提前分流,在东风路、黄埔大道、广州大道、中山大道、环市路、解放路、机场路等道路优先实施,到2015年交通流采集点位达到约2500个、交通信息屏超过280块。
(七)开展交通拥堵点综合整治,防止中心城区整体拥堵。
26.滚动开展交通拥堵点综合整治。
27.加强对交通拥堵点的现场疏导。
(八)加强交通秩序的规范管理,倡导良好出行习惯。
28.加强对路边违法停车及占用公交专用道的执法。
29.提升道路排障救援水平。
30.大力开展文明交通活动宣传。
数字说话
2009年年底,全市晚高峰中心城区主干道平均车速为18.7公里/小时。
到亚运召开前的2010年9月,晚高峰全市60条主要道路中,速度低于20公里/小时的道路约15条,占25%。
目前,全市晚高峰中心城区主干道平均车速仅为21.4公里/小时。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话,到2013年,交通拥堵范围将扩大至大部分中心城区,平均速度降至20公里/小时以下的道路将大于60%,交通形势令人担忧。
治堵“三步走”
第一步:2011年启动各项措施。建立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建设总量增量的机制;修订5年道路建设计划;从财政、用地、路权、信号等方面制定“公交优先”落实措施;适当扩大货车交通管制范围;研究探索符合广州实际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新建11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第二步:2012年到2013年全面落实公交优先,交通拥堵点治理形成长效机制,试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
第三步:2014年到2015年基本实现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协调发展。
终极目标
2015年,力争中心城区干道车速保持不低于25公里/小时,用3年的时间重点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中心城区交通节点拥堵,交通状况不再恶化,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用5年的时间促进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可持续协调发展。
30名顶级专家
把脉交通治堵
本报讯 (记者叶平生、徐海星、郭晓昊 通讯员交通宣) 前天和昨天,广州市政府邀请了30名国内外顶级交通专家,包括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4名外国交通专家在内,实地考察广州中心城区交通状况,并就广州亚运后交通治堵30条措施展开研讨。
与会专家除了表达他们对于广州交通治堵方案本身的意见外,还为治堵提出了不少实用的招数。
支招一:强化公共自行车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教授:广州交通治堵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投放更多的自行车,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出行问题。
交通和政策发展研究所执行副总裁卡尔·费:停车场不应该建在地铁站周边,应引导市民高峰期选择公交系统出行,使用自行车接驳。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邬贺铨:为更好地实施交通治堵,应鼓励电动自行车发展。
支招二:投放更多出租车
来自陕西的严宝杰教授:对于广州这么大的一个城市而言,全市只有1.8万辆出租车实在太少了,应考虑增加投放更多的出租车,“一辆出租车可顶得上10辆私家车”。
支招三:引导停车走向地下
方滨兴教授:广州应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广州的停车场建设,兴建地下停车场。收费标准应比地面停车便宜,腾出更多地面道路资源。
支招四:多设立单行线
严宝杰教授:在中心城区微循环路网更多地推广实施单向交通组织,提高车辆通行速度和效率。
支招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助理晏启鹏教授:政府应该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从提高公交车的运行速度、降低公交车乘车价格,提高公交车搭车舒适度、减少换乘环节等着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吸引市民主动地选择达成公交出行。
支招六:鼓励私家车拼车
ITDP全球研究部经理迈克尔·考伦斯基:学习欧美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如按停车时间递增,实行停车费阶梯式收费;同时,在计算每条路上乘客流通率的基础上,鼓励不同的私家车主通过拼车出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