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称,北京将借鉴国内外大城市交通发展经验,综合运用科技、经济和必要的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力度,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同一天,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也据此发布数项缓解拥堵措施的规定和办法,其中包括限制小客车增长数量,进一步调整停车收费标准等。那么上述措施能够否起到预期的效果,梳理交通缓解拥堵呢?记者为此采访了专家和民众。
市民陈先生工作地点和住宅都在市内,他觉得北京限制2011年的小客车增长数量,号牌采取摇号的方法分配,其实只能起到一时作用,而且还可能抑制消费,对经济会有影响:“短时期看肯定是有效果的,因为车毕竟少了。但这个只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往大了说,这个(限制数量)实际上是和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相违背的,买车上不了路那谁还去买呢?”
市民张女士家住郊区而工作地点在二环附近,她目前上班都是开车到地铁站然后乘坐地铁到单位。她说,目前这个治堵方案对自己影响不大,因为开车经常拥堵她自己其实比较支持乘坐公共交通:“我觉得没太大关系,因为我现在只有一辆车也不打算再买车,因为现在很堵,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地铁上,开车那么一小段,大家里面的交通工具方便的话我想我以后都会坐公交。地铁也一样,就是挤点儿吧,我估计如果地铁不挤的话大家以后都不开车了。”
民众关注的大都是小客车限量等条款,但专家对本次北京出台的措施还是持比较积极的评价。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公路规划所高级工程师汪忠博士认为,这一文件最值得肯定和关注的是,它比较全面,而且根据北京的拥堵症结提出了解决方案:“按照它重要度排序看,它最主要的第一是强调了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跟人口分布。因为北京拥堵这么厉害,最关键一个因素是北京的人口远超于原来规划的目标。第二个因为就业和居住不是在同一个区域导致的多项流动,才使得民众对于机动车的需求特别迫切。那么这次呢,直接针对了这个弊病,提出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区功能,而且能加大了发展公共交通的力度,表明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力度,我觉得这是(解决拥堵)最主要的一个基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