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专家解析“混合战争”:隐形技术与人体炸弹较量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23/2010 09:53:00   来源:解放军报

  “混合战争”——全球化时代解析战争的一面透镜

  要点提示

  ●未来战争是微软与砍刀共存,隐形技术与人体炸弹较量的战争

  ●未来战争的形态已经日趋模糊,无法用整洁的盒筐分门别类

  ●未来战争是在物理和理念两个范畴内同时进行的全频谱战争

  继“四代战争”、“复合战争”等理论之后,2007年美国军事专家弗兰克·霍夫曼首次提出“混合战争”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全球化影响和技术扩散等原因,传统的“大规模正规战争”和“小规模非正规战争”正逐步演变成一种战争界限更加模糊、作战样式更趋融合的混合战争。该理论一经提出,迅速得到美国军方的高度重视。2008年美国联合部队司令部发布的《联合作战环境》、2009年美国参联会发布的《联合作战顶层概念3.0版》均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混合战争”理论的观点,并在2010年版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将“混合战争”理论正式作为应对多元化安全威胁的战略指导。

  ●“混合战争”理论反映了美军对未来战争的新认识、新判断

  从巨大的战争代价中反思战争理论。在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凭借自身在物质、技术等方面的绝对优势轻松取胜。然而,在战后制止冲突、维护稳定中却伤亡惨重。据美联社报道,截至2009年12月,美军在伊拉克死亡4368人,在阿富汗死亡857人。美国2009财年用于“反恐战争”的特别拨款达1680亿美元,2010财年预算开支为1300亿美元。巨大的战争伤亡和物质消耗并未换来美国人想要的效果,反而恐怖分子“越打越多”,反恐战争“越反越恐”。美军传统战争思维面对多种混合威胁的挑战,从而引发对传统战争指导理论的反思。

  对安全环境作出新判断。美国认为,目前其正面临一个复杂和不确定的安全环境。一是潜在敌人复杂化。既包括传统大国,又包括那些“失败国家”、国家资助的组织、宗教集团,甚至还有“超能个人”(如本·拉登)组织的暴力集团。二是冲突诱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外,对资源的争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地区文化差异等,都可能激化矛盾、引发冲突。三是安全威胁多元化。美国认为未来面临的安全威胁可分为四类:即传统性、非常规、灾难性和破坏性威胁。除传统威胁呈下降趋势外,后三种非对称威胁均呈上升趋势。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降低了更多非国家行为体获取和使用先进武器技术的门槛、全球公共领域内的网络攻击防不胜防、进行反卫星武器试验及具备太空探索能力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这些都让美国头痛不已。

  认知未来战争的基点发生了位移。现今,美军从四个方面对未来战争做出判断:

  战争形态已经日趋模糊,无法用整洁的盒筐分门别类。以往,战争是按照常规或非常规、正规或非正规、高强度或低强度、传统或非传统来分类。未来战争是由多种形式、多种威胁、多种对抗对象构成的复杂混合体。

  未来战争是微软与砍刀共存,隐形技术与人体炸弹较量的战争。战争手段从尖端到简单、从精确武器到大刀长矛,从毁灭性威胁到恐怖性袭击,用单一战争手段难以取得战争胜利。

  未来战争由多个战场构成,是在物理和理念两个范畴内同时进行的全频谱战争。战争将在传统战场、冲突区原住民战场和国内国际社会民意战场同时展开,物理与虚拟维度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战争结局不仅仅由物理战场的胜负来决定,还取决于虚拟维度战场上同样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战争的行为主体不对等,“混合”发生在战争的所有层面。战争行为主体可能是一个国家,也可能是一个地区武装,甚至是“超能个人”组织的暴力集团,少数人的零星行动可能产生战略性的效果,作战对手将在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面“混合”多种方法、手段,以期达到综合性的效果。

  ●“混合战争”理论引发了美军战争理念和战略指导的变革

  从“技术制胜”到“综合应对”。“混合战争”理论强调战争的复杂性,正视战争的“迷雾”,认为过去的“技术制胜论”扰乱了美军的战略思维。霍夫曼批评称,“十多年来,国防部的防务规划和转型计划充斥着不间断监视、信息优势、防区外攻击和‘从传感器到平台的无缝链接’等构想”,他强调指出,“美国的信息优势无法消除‘战争迷雾’”、“我们对战争的设想往往是一厢情愿且过时的。”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也认为,如果依赖远程传感器和远距离精确打击来制定战略,那么,美国的军事规划者可能会建造出一条当代的“马其诺防线”,并指出混合威胁很难用单一的技术优势来对付,必须使用综合的方法,创造性地运用所有国力要素应对之。

  从“基于效果”到“基于目标”。“基于效果作战”理论是20世纪末美国局部战争的指导性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是把敌人看作一个系统,对系统只需控制和瘫痪,而不必消耗和摧毁。追求使敌方失去战斗力而非歼灭敌人,重点是打击敌抵抗意志而不是物理摧毁。这种理论在实战中,给对手留下了保存实力、东山再起的余地,直接导致美军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后泥潭而无法自拔。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感到力不从心,按下葫芦浮起瓢不是因为实力不够,而是战争的指导思想出了问题。霍夫曼强调要遵循战争的根本原则来指导战争实践,基于战争的最终目标筹划战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