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违法乱纪先锋”锦旗很“给力”也很无奈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22/2010 17:24:37   来源:国际在线

村民集体送“违法乱纪先锋”锦旗

  提起送锦旗,大多是为了感谢纪念好人好事。但从那位无锡青年送了一面“不为人民服务”的锦旗后,这种做法似乎就开始变味。近日网上又流传这样一个帖子,河北磁县的一个村六十多名村民为该村的支部书记送上了一面写有“违法乱纪先锋”的锦旗。该帖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称看来送锦旗真要变成一种维权方式了。(12月21日中国广播网)

  自从江苏无锡青年“锦旗哥”在街头搞了一次行为艺术之后,群众反腐败的方式又多了一种——送锦旗。将贪官污吏的所作所为浓缩为一两句话,绣于锦旗之上,大张旗鼓的送给本人,羞臊他们一下,可谓大快人心。当然,如果能吸引媒体眼球,广为传播,引起上级纪检部门注意,那就算是完满。只可惜,这样的行为艺术式的反腐也如同前几年农民工跳楼秀一样,刚开始还有媒体觉得新鲜,大力报道,接二连三的模仿秀出现之后,就没什么吸引力了。

  或许现在的村民再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闭塞落后,只会以上楼顶、塔吊,来博取眼球和同情,逼迫雇主给工钱,这或许是最低层次的满足自己诉求的方式了。在反对基层腐败和个别官员乱作为不作为方面,他们也在时刻关注着最新的反腐方式,及时的通过网络寻找表达自己诉求的渠道,从这一点来说,群众给村支部书记送“违法乱纪先锋”的锦旗是很“给力”的。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在欢呼人民群众反腐的无穷智慧和紧跟“时代潮流”的同时,也会心生另一种悲哀:一个村支部书记违法卖地那么久,民怨那么大,为什么上级纪检部门依然会那么安泰若素的毫不为之所动?为什么非得让村民们用这种方式来吸引媒体的围观,才会忙不迭的表示要查处?之前都干嘛去了!
 
  通过报道得知,该村支书是一乡镇干部到村里驻点挂职的,应该说在县里或者乡里还是有点人脉关系的。这或许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能大肆卖地而不被纪检部门注意并追究的原因了。试想,如果是出身本地的一名普通村支书,如果没有上级部门领导的力挺,卖村里土地的行为难道不会得到村民的及时制止吗?

  基层群众反腐败,过去更多的是拦车喊冤,进京上访,雪片发信,现在又多了这样一个很给力同时也让人觉得很无奈的“送锦旗”的方式,笔者担心的是,这样的行为艺术生命力能有多长久,一而再,再而三,等到第四回,说不定就没有任何有吸引眼球的力量了。

  健全基层廉政监督体制,让人民群众真正有渠道参与党政干部廉洁自律监督,让人民群众把更多搞反腐行为艺术的时间用于监督党员干部日常生活作风和勤政廉政方面,基层才会更安定和谐,“送锦旗”的行为艺术才能更少一些。虽然这样的行为艺术对曝光贪官行为很给力,但我们真的不需要这样的行为艺术,我们期待的是发自内心的,带着真正赞美和期待的锦旗送给我们的人民公仆。(何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