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海市一高层居民住宅发生火灾,58人死亡;11月29日,新疆阿克苏市五校发生踩踏事件,数十名学生受伤……突发事件,危及公众生命安全,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身安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今天,本版选取地震、火灾、踩踏、高速路车祸4类破坏力较大、危险度较高的突发事件,采取事件回放、专家支招的方式,以期达到传播紧急避险常识、增强紧急避险意识、传授紧急避险技能之目的。
地震
【事件回放】
技术先进意识强 关键时刻救人命
今年9月4日凌晨,新西兰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造成2人重伤,部分建筑物损坏,无人死亡。据了解,新西兰有先进的建筑物防震技术,有严密的建筑质量把关、监督追责标准;全民“防灾防震知识”深入人心,各种普及读物人手一份。
【专家支招】
迅速反应是关键 因地制宜巧逃生
由于地震灾害的人员伤亡主要由建筑物倒塌造成,地震发生时迅速反应就成为成功避险关键。
住在平房的居民遇到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或其他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者衣服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楼房内的居民,则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选择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应该注意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待强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
要注意的是,在室内首先要将门打开,以确保出口畅通。因为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会由于地震晃动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的情况,曾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里的事例。
如果地震发生时正在教室上课或者正在工作场所上班、公共场所活动,逃生者应该迅速抱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室家具旁边能形成三角区的地方躲避。
如果地震发生时正在闹市活动,逃生者应注意保护头部,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同时尽可能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电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
如果地震发生时正在野外活动,逃生者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跑。
如果地震发生时正在驾车行驶,逃生者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当身体已遭地震伤害,逃生者如有可能,应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设法用砖头等支撑上方不稳定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为保存体力,尽量找到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
参加搜救的人员应注意搜寻被困人员的呼救、呻吟和敲击器物的声音。救援者不能使用利器刨挖,以免伤人。找到被埋压者时,要及时清除其口鼻内的尘土,使其呼吸畅通。已发现幸存者但解救有困难时,应首先输送新鲜空气、水和食物,然后再想其他办法救援。
已脱险的逃生者,震后不要急于回屋,以防余震。——北京市朝阳区应急办主任 毕泗平(记者 宋伟采访整理)
火灾
【事件回放】
重返火场取财物 十余人丧生火海
11月5日,吉林商业大厦发生火灾,造成19人死亡、24人受伤,过火面积约15830平方米。经调查,起火原因是电气线路短路。令人惋惜的是,不幸遇难的19人中,有10余人在着火之初已逃出大厦,后见火势不大,又返回去取钱物,结果再也没能跑出来。
【专家支招】
平时多根安全弦 火场逃生讲方法
居民平时要有消防安全意识,脑子里多根消防安全的弦。意识背后其实是习惯,如不少人习惯在楼梯间里堆杂物,不仅堵塞逃生通道,也增加了可燃物;有人喜欢围观火灾,不仅给消防车辆进出带来不便,也给自身带来危险。平时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就可防火于“未燃”。
若火灾一旦发生,逃生要紧,别管钱财,同时要临危不乱。发现火情,若时间和条件允许,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讲清起火地点、起火物质、火势大小等,留下联系电话和报警人姓名,争取救援时间。
着火了,逃生时不要贸然打开房门,而应先用手摸摸门把手烫不烫,或先将门开个小缝,观察外面的火势。若门把手很烫或烟雾较大,说明大火或烟雾已封锁出口,这时应关闭房门,并将毛巾、被子等用水打湿、堵塞门缝,打开屋内所有水源,并到窗口呼救;若走廊内还未充满浓烟,说明离大火尚有段距离,这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快逃离火场。
逃离火场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因为发生火灾后,电梯往往会因断电而“卡壳”,逃生者被困在电梯中,会处于更危险的境地。此外,电梯口直通大楼各层,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逃生时应尽量利用封闭的楼梯间、有外窗的通廊、避难层等,按照应急指示灯指示方向逃生。
逃生时应因地制宜,正确选择路线,动作迅速,特别要注意烟气的毒害。若起火层在所处楼层上方,应尽快向下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将身体贴近地面前进。一般情况下,不宜向楼上逃生,因为强大的烟囱效应往往会使人昏厥甚至死亡。但若起火层在所处楼层下方且火势很大,可迅速到顶层安全平台或附近避难层;若楼顶上不去,又无避难层,尽可能选择到较高楼层的阳台或窗口等待救援。
湿毛巾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逃生前,最好用水将衣服浇湿、用湿毯子裹住全身或用湿衣服包住头部等裸露部位。通过浓烟区时,用湿毛巾(毛巾浸湿,折3到4折,拧至半干)捂住口鼻。因为浓烟温度高达300—400摄氏度,不但会灼伤呼吸道,其中的粉尘颗粒还会附着在呼吸道粘膜上,使人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亡。——辽宁省沈阳市消防支队长 李国孝(记者任胜利采访整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