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中国二三线城市渐显“磁铁效应” 幸福指数较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30/2010 11:25:00   来源:工人日报

  这些城市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生活成本相对不高,生活相对比较稳定和安逸,幸福指数较高,并且发展机会多空间大,也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在日前江苏省举办的“2011届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1万余名研究生进场与更多的本专科生争抢7382个岗位。在这批前来应聘的研究生,其中不乏“985”“211”名校生。据相关部门的调查,五成研究生表示对二三线城市有极大的兴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城市生活压力,研究生们也变得更加现实谨慎,目光投向更为实际的二三线城市。

  事实上,近几年来,二三线城市在逐渐以其较好的发展前景、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在就业市场上显现极强的“磁铁效应”,吸引大学毕业生和高级人才。

  选择“二三线”更实在

  中国社科院2010年7月29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出现的部分大学毕业生离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向地方城市流动的新趋势,我国应大力改善二三线城市就业与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一直都是大学生就业首选目的地。但最近一次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白领开始考虑到其他压力较小的城市寻找舒适生活。这些在一线城市居住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中,55%的人表示他们将在未来几年内选择离开,主要原因是高房价和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受访者普遍认为,与其呆在这些大城市承受那么大的生活压力,不如到诸如杭州、青岛和厦门等二三线城市寻求个人发展和生活的空间,更为实际和实在。

  来自连云港的吉星是北京某知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留在北京工作,生活,曾是他最初的梦想。但几年的北京学习生活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北京的高房价和激烈的就业竞争,让他缺乏在这里拼搏的信心。因此,他将就业目光放在了南京。他觉得依靠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在南京奋斗出一个不错的前程,过上比较优越的生活还是可以实现的。“南京或者苏州这些城市发展前景也不错,对我来说更实在一些。”

  一些选择二三线城市就业的大学生认为,这些城市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生活成本相对不高,发展空间较大,生活相对比较稳定和安逸,幸福指数较高,也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此前,在前程无忧网关于“去不去一线城市找工作”的投票中,有47%的人选择去非一线城市找工作,而这一比例数据在2009年年末为31%。在一部分大学生求职者眼中,一线城市代表着生存压力、竞争残酷、人际冷漠、环境污染,他们之所以选择回归二三线城市,除了为享受二三线城市相对较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外,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城市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三线”同样意味着发展

  在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要求中,“有发展空间”是学生们普遍重视的因素。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除了高生活成本,不断蹿高的房价,让大学生望而却步外,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白热化的职场饱和度和竞争压力也是大学生对其“不再感冒”的原因。

  一直以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既是企业的招聘热点,也是求职者的追捧热门。但据前程无忧最新发布职位数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发布的职位数占总发布量的比重较2009年已下降,西安、武汉、沈阳和成都等城市的人才缺口正在扩大。同时,二线城市的薪酬吸引力也在加大。尤其是就业机会多、生活成本低,使得二三线城市吸引了不少大学生求职的目光。

  大学生们认为,一线城市的机遇虽多,但人力资源也相对集中,竞争激烈。个人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尤其是,随着城市化浪潮进一步向二三线城市扩展,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工资水平、个人发展空间等呈现出巨大的潜力空间。

  早在去年底,有媒体公布调查结果称,中国大陆地区2010年就业前景继续向好,其中重庆、西安、青岛、武汉、苏州等城市的雇用前景超过“北上广”。重庆以22%的净雇用前景指数位列全国之冠,紧随其后的是西安和青岛。杭州、武汉、沈阳和成都等城市的人才缺口正在扩大。专家表示,这场人才的“逆流”并非倒退,而是资源配置优化的结果。

  “二三线”筑巢引凤正当时

  随着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二三线城市将成为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去向、新空间,也能成为缓解大城市人口就业压力新的空间载体。

  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很多二三线城市不仅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并且薪酬增幅和增速也有赶超一线城市的趋势。随着国家产业发展的逐步调整,以及一线城市成本的急剧上升,很多企业选择将加工中心等后台资源转移到相对成本较低的二三线城市,随着转移的加快,为二三线城市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就职于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任雷鸣认为,曾经“北上广”有着其他二三线城市难以比拟的优势,然而高额的房价、巨大的压力使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有些喘不过气。从往年情况看,江苏省的大学生去上海、杭州的很多,去北京、广州相对少些。确实一线城市人才济济,想脱颖而出很难;回到二三线城市,反而能在岗位独当一面。无锡、苏州、南通,甚至昆山、江阴,这些地方急需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专业的高层次人才,能给学子们提供施展的空间。

  有专家表示,大学生回流二三线城市求职就业,既是一种理性的回归,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把职业和生活综合起来加以评价,选择一个最适宜的城市谋求生存与发展。而国内为数众多二三线城市在城市体系中,虽属于次位城市,但是城市功能结构较为齐全,生活环境比一线城市更加轻松自由,这对大学生就业无疑具有巨大吸引力。

  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抓住人才合理流动的契机至关重要,因此要加紧制定人才战略,海纳百川,广揽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