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80后”走上探月工程前台 成嫦娥飞天骨干力量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15/2010 16:38:00   来源:新华网

  碧海青天,一轮皓月,无限清辉。在月亮近旁,嫦娥二号卫星已绕着它飞了一个多月。

  嫦娥二号不仅寄托着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更凝聚着无数航天人的汗水和心血。从栾恩杰、孙家栋到陈求发、吴伟仁,再到“70后”“80后”的年轻人,一代接一代的航天人,传承着不畏艰辛、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航天精神。

  他们,在嫦娥飞天路上架起地月飞虹;未来,他们还将为中国铺就走向更遥远深空的条条天路。

  江山代有才人出

  嫦娥二号不仅是连接嫦娥一号与未来嫦娥三号的桥梁,也见证着两代航天人的新老交替、继往开来。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已年过花甲的航天专家栾恩杰、孙家栋挺身而出,分别担起工程总指挥和总设计师重任,集结各领域资深科学家,组建近万人的庞大工作团队,仅用3年时间就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探月任务,使我国得以迈入国际探月俱乐部。

  “在航天史上,仅用三年,就拿出卫星而且是新星,确确实实不容易,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栾恩杰谈起这段历史,依然感慨万千。

  时光悄然来到2008年2月,探月工程二期立项得到了国务院批准。此时,曾被誉为探月工程“三驾马车”的嫦娥一号指挥团队——总指挥栾恩杰、总设计师孙家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三位院士平均年龄已达73岁。

  为促进探月团队可持续发展,他们退居二线,主动让贤;年富力强的陈求发、吴伟仁、严俊从老一代航天专家手中接过了探月工程的大旗。

  “嫦娥二号”无备份,队伍新,状态多,领导团队重担在肩。探月工程总指挥陈求发坦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他多次请教老一代航天专家,抓好顶层设计,多次赴基层和一线,把握工程总体进程。

  随着探月工程的深入开展,一批“60后”“70后”“80后”的年轻面孔也开始走上前台,成长为嫦娥二号研制团队的骨干力量。

  “在嫦娥二号任务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的‘两总’团队中,最年轻的副总设计师仅32岁,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由一期的59%提高到70.7%,其中博士所占比例达36.2%。”探月工程总指挥、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说。

  2008年,47岁的黄江川挑起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重担。多年来在卫星领域的工作,使他对卫星上每一个部件的研制情况、接口电路设计乃至关键电阻电容参数都了然于心。在他的带领下,卫星团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确保了上天产品绝对放心。

  测控台前、发射场上、试验队中,一张张充满活力的脸庞青春袭人,一个个风华正茂的身影展示着中国航天队伍明媚的未来。

  “其他国家很羡慕中国有这么一支年轻的航天人才队伍。我们五大系统的主任设计师甚至总设计师,大多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比欧美国家总体上平均年轻15岁左右。这个优秀的人才队伍,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宝贵的财富。”嫦娥二号测控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不无自豪地说。

  梅花香自苦寒来

  “回家,与家人团聚,好好陪陪女儿。”嫦娥二号发射成功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01号指挥员鄢利清如是述说自己的期盼。对于这位常年有任务在身的航天专家来说,享受天伦之乐几乎是一种难得的奢侈。

  为了探月工程的成功,与鄢利清一样,无数航天人牺牲了休息、娱乐和家庭生活,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汗水乃至健康。

  航天测控领域出身的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一次次组织专题研究,翻阅大量文献资料;试验场、车间,处处留有他忙碌的身影。卫星发射前夕去西昌考察时,他在飞机上突发急性肾结石,但他仍强忍剧痛,仔细考察完卫星和火箭的技术状态。

  加班加点对于航天人来说是家常便饭。嫦娥二号要接收的数据比嫦娥一号多很多,卫星上的大容量存储器必须重新研制。这项任务时间进度紧,技术难度大。为了及时完成任务,嫦娥二号卫星有效载荷数管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陈斌带领研制团队,在长达十个月的日子里,几乎每天晚上加班到十一点后,确保了大容量存储器按时交付。

  为了嫦娥二号,不少人付出了太多太多。嫦娥二号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高分辨率CCD立体相机。为了尽早交付这台相机,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主任设计师高伟食不定时,睡不安寝。2008年12月,正值项目研制的攻关阶段,高伟的儿子发烧41℃,他顾不上回家看一眼儿子,在实验室同课题组的同志一起鏖战。连日的熬夜、超负荷地使用身体,使他的心脏出现早搏;可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高伟仍带病坚持在生产的第一线。

  在“嫦娥二号”火箭和卫星系统中,女性设计师比例达40%,这群人间的“嫦娥”默默护送着“嫦娥”飞天。“嫦娥二号”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姜杰就是其中一位。这位温婉娴静的总设计师从事长三甲火箭姿态控制设计已20多个年头,对于此次执行任务的长三丙火箭的33项技术状态变化,她都了然于心。与航天界的巾帼一样,她也承受着许多艰辛——以西昌为第二个家的她很难兼顾好家庭,孩子生病时她时常正盯守在试验场。10月1日,当长三丙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后,她,笑靥如花。

  同样的航天梦,鼓舞着年轻的“80后”们在探月工程中不断历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0所的许科,是青岛18米站软件设计师。以她现在的软件设计水平,如果去外面工作,收入可以是目前的好几倍。但每当同学来劝她时,她总是说:“我要是走了,手里的项目怎么办?”朴实的话语饱含着年轻一代航天人对航天测控事业的忠诚和热爱。

  工作要紧,但也要以人为本。“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工作压力都很大;只有保持心情好,才可能快乐工作,只有会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长三丙”火箭控制系统总指挥王琪说。其实大家都知道,王琪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休息。她一边抓质量和安全,在工作和试验间隙,还主动与员工谈心,第一时间了解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并且尽量帮助解决。

  齐心协力创辉煌

  这里有领队和明星,但更多的却是无名英雄——他们的工作可能不为人所知,却一样关系到整个探月工程的命运。

  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嫦娥二号真实地诠释着“团结就是力量”的含义。

  “对于我们航天研制团队来说,从来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说,整个探月工程下面分成五大系统,参与的人员有数万人,每个系统、每个岗位都很要紧。

  “比如,火箭系统有3万多个元器件、近10万根电缆电线、4800多条焊缝,卫星系统有5万多个元器件;我们火箭和卫星加起来,在空中要点火起爆的火工品有200多种。这些火工品能不能准确起爆,这些焊缝有没有漏的,8万多个元器件质量有没有问题,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成败。”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

  可以说,托举着嫦娥二号升空的,不仅有为世人熟知的专家,更有那些在组装车间、试验场、发射场、测控站默默无闻工作的一线科研人员。

  “我们每一个岗位人员、每一个分系统的责任人,都有一个共识——风险不是一两个领导的事情,它是全员的事情。由于有了这个共识,所以大家都觉得自己做的是有意义、有必要的工作。”嫦娥二号卫星系统副总指挥太萍说,“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个团队很和谐,工作上大家可以各执己见,激烈讨论,但是一旦形成了决议,大家都坚决贯彻执行。”

  为了国家的航天事业,众多科研工作者不计名利,不计报酬,默默奉献。

  2002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国家天文台工作的刘建军,已经与嫦娥工程打了好几年的交道。“做工程与搞科研不太一样。搞科研相对比较自由一些,自己研究,自己发文章。而做工程则是一个很多人参与的系统,你自己在里面也许不显得那么重要,你拿不到属于你个人的成果。”刘建军坦率地说,“但是,通过做工程,给国家把这样的科技搞上去,是一种民族的荣誉感。现在虽然我的工资和发表的论文都没有我的一些同学多,但是我能够参与嫦娥工程这种重大工程,我觉得很荣幸。”

  星海无涯,我们走向深空的脚步才刚刚开始。要走向更遥远的深空,我们需要更多的航天人和各领域的科技人才为之不懈努力。

  “人才培养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探月工程始终注重在工程实施中锻炼和培养人才队伍,坚持以老带新、老中青结合,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才在工程管理、技术创新的实践中脱颖而出,为我国探月工程及深空探测不断向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陈求发说。(陈玉明、蔡金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