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佑楣说:“首先是防洪,因为在汛期时候水位是145米,(现在有了175米),有足够的库容,221亿(立方米)库容,可以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这样就能保证下游的安全。在下游缺水的时候,水库的水也可以给与适当的补助。有了175米的水位,对发电的效益就更有保证。一年850亿度电的话,相当于4000万吨煤炭,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1亿吨。航运呢,当然水位越高,航运的效益也就越高。”
对于三峡水库因为蓄水达到175米之后,可能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担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强调说,在蓄水过程中,三峡水库两岸地质状况发生的一些变化都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
陆佑楣说:“世界上任何水库,蓄水过程都会导致岸坡产生一定的滑坡,但这个滑坡的规模在原来的设计过程、可行性研究过程中都有了充分的论证。在水库蓄水以后,在初期它是会产生一定滑坡,这个并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在未来的运行过程还应该是加强观察,这种岸坡的不稳定它是一个收敛的过程,不是越来越扩大,(后期水库)运行期还会加强观测,不会出现重大的滑坡。”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