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亚洲经济体快速复苏势头及美国强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亚洲货币近期飙升,随即也引发了大量热钱的涌入,这不仅点燃了市场对热钱的担忧情绪,也引发了人们对亚洲国家央行是否会集体干预汇市的猜想。
世界银行(World Bank)周二(10月19日)调高对东亚地区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主要原因是贸易环境及国内消费呈现复苏态势,但基于各国撤回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的原因,该行也调降了该地区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
不过世行也指出,发达国家的低投资收益率令大批资金涌入亚洲地区,使得该地区货币不断升值。世行称,这样的情形将可能加剧通胀、带来资产泡沫的风险,并使当地银行业严重受挫。一系列负面效应使得各国政府面临新的政策挑战,宏观经济稳定的风险升高。
世行表示,东亚各国延缓本币升值的干预行动成效有限,且没有协作只凭单方面行动的干预措施只会增加全球货币的流动性。另外,在控制长期投资资金流动方面的资本管理并未取得显着成效。
国际货币基金(IMF)主席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也于周一告诫各国称,针对资金快速流向亚洲现象,各国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并共同合作以确保稳定。
亚洲国家货币出现集体性大幅升值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与疲弱的欧美经济相比,亚洲经济体表现出了超前复苏和快速增长势头,从而吸引了更多国际资本的流入,进而推动本币升值;另一方面,亚洲国家多属美元区,本国货币或明或暗地与美元挂钩,尤其是在美联储明确表态"重回"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提下,亚洲货币更是获得了进一步走强的外部动力。
其中,日元兑美元2010年以来共计升值10%,并在2010年8月创下15年的历史新高;马来西亚林吉特是仅次于日元的亚洲国家升幅最大的货币,2010年以来升值累计达9.4%,并在8月23日创下了1997年来的新高;泰铢走势也异常强劲,2010年以来升值累计达7.0%,并在9月3日创下了29个月来的高点;新加坡元2010年以来升值累计达4.2%,在9月3日同时也创下纪录高位。
目前看来亚洲各国都非常担忧本币的升值,并纷纷表态会采取措施应对资本的流入和本币的过度升值,这也引发了市场对于亚洲国家集体干预汇市的猜想。
近期包括日本在内的多数亚洲国家纷纷入市干预本币的强劲走势,例如巴西政府周一(10月18日)再次上调外资购买本国债券的金融交易税税率,以遏制巴西雷亚尔升值;而泰国内阁近期也批准了一揽子措施以抑制泰铢过快升值,以及帮助私营企业减少因泰铢升值造成的损失,当局并表示,政府或将考虑采取更多措施抑制资本流入。
分析师认为,各国干预汇市主要是因为货币的过快升值无疑将削弱本国的出口竞争力。
日本野村证券公司经过计算得出结论,日元汇率每升值1日元,企业年利润的降幅就将扩大1.6个百分点。
日本政府周二(10月19日)下调了该国的经济评估,这是政府20个月来对经济评估的首次下调。政府称,日元的强劲升值和出口的放缓令该国脆弱的经济复苏更加不堪一击。
而且,货币的过快升值也将导致国际投机资本热钱流入,从而推升房地产价格并制造经济过热风险。
20国集团(G20)财长将于本周五在韩国召开会议,为11月的G20领导人峰会作准备。在全球贸易失衡,特别是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争相贬值的背景下,汇率问题料将是G20会议的核心议题。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