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13日起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意见主要集中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减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方面。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京入学和升学问题成焦点。
随迁子女能否在京高考
《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制定和完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本市高中阶段教育的办法,满足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北京市民吕文舵则建议,能否“列出这些人员在高中后怎么样参加高考的办法来,早日出台政策解决持有工作居住证(绿卡)一族孩子在京参加高考的问题。”
还有市民建议,北京市教育改革应该“考虑北京绿卡子女等七类已可以在京参加中考、并享北京同等待遇录取的孩子能在京参加高考。”
据了解,进京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现在已基本得到体制保障,但是他们初中后教育的问题日益凸显。有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在京读高中,但需要自己联系学校,还要缴纳借读费。迫于高考压力,很多学生转回原籍上学。随迁子女在北京读高中“最大的障碍是高考”。专家认为,如果能把高中教育也纳入到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保障体系,这将是北京在解决流动人口教育问题上实现的一大突破。
还有专家表示,目前北京职业教育生源不足,职业教育有可能成为接收随迁子女高中阶段教育的突破口。
校际转学能否实现
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北京市提出“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学生校际转学制度,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格外引人注目。
据了解,早在几年前,上海已经推出“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招生考试”,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名校都曾参与其中。一些学生因为高考差几分没能考进名校,一年后通过“插班生”考试圆梦名校,但此试点后来因种种原因未能持续下去。教育专家认为,此次北京提出探索高校校际转学制度,有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令人期待。
“一年多考”能否成真
据介绍,北京市还将“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推进高考报名社会化试点。”
专家表示,高考科目实行“一年多考”,一方面是为避免高考科目仅集中在两天内完成,另外也是为了减轻考生压力。早在国家教改纲要出炉后,“一年多考”引发的猜想就已有很多。有专家认为,“一年多考”的科目,英语的可能性较大,类似于托福、雅思的考试形式。在一些外省区市,就英语听力实行“一年多考”开始调研。
此外,《纲要》(征求意见稿)中还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将占幼儿园总数的50%以上。为实现这个目标,北京市将新建300所幼儿园,改扩建250所乡镇中心园、50所街道幼儿园,培养6000名具有幼儿教育专业学历的教师。
为保障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北京将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鼓励高校招收符合入学条件的残疾学生。(记者赵婀娜)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