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自行车在中国城市寸步难行 媒体吁改善出行环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02/2010 07:42:26   来源:人民日报

行驶在京郊延庆街头的自行车婚礼车队。 王威 摄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骑车上班,倡导绿色交通。张中 摄

南宁市青秀区设立的智能立体生态自行车亭,刷卡后可免费把车停到“空中”。

  戴着灰色头盔,穿着嫩黄色运动衣,当王小涵跨下插着“新起点,新旅程”红色小旗的自行车,来到北京林业大学“测测你的入学排放量”站台前,被告知成为第一个零排放上大学的人时,她的眼眶有点湿了。14天来,从西安到北京骑行1200多公里,一路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顿时涌上心头。

  无独有偶。在北京联合大学的报到台前,也有一位从新疆来的男生,他从哈密出发,整整骑行了25天,来到北京上学。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着当代大学生的崭新风貌,呼唤着“绿色出行”的回归。

  自行车回归难在哪里

  曾几何时,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北京天安门广场如潮水般的自行车车流,曾经是中国的标志。

  长安大学教授、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原副局长段里仁保存着北京自行车发展的完整数据:1981年全市拥有自行车150万辆,1985年达到280万辆,到1989年突破了400万辆。自行车出行比例的峰值出现在1986年,达到60%,这意味着当时每天有六成的市民依靠自行车出行。

  但到1993年突破600万辆大关后,北京的自行车拥有量增势明显减缓,自行车的出行比例也逐步下降。根据交通部门统计数字,从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是北京市自行车出行比例急速下降的10年,到2009年已不到20%。与此同时,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猛增至400多万辆,而截至今年9月6日,已突破450万辆。

  随着机动车越来越多,城市道路拥堵愈演愈烈,汽车尾气排放也已成为城市空气主要污染源,人们又开始怀念起自行车时代,倡导“绿色出行”,让自行车回归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当你真正骑上自行车走上街头,便会发现现在的情势完全变了,简直是寸步难行。

  首先,自行车道基本没了。由于机动车的高速发展,虽然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但自行车道几乎都被取消,连人行道也越来越窄。骑车的人,要么混杂在靠路边的公交车道上骑行,要么在人行道上穿来穿去,不仅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还会影响交通,甚至威胁到别人的安全。

  其次,自行车没地方停了。过去随便找个路边树荫下,车就搁下了。如今,但凡有个空地,都叫机动车给占了,要找个地方停车还真不容易。

  “现在骑自行车太累、太危险了!”家住北京双井桥东面广渠路上的李梦瑶,前些日子不得不放弃骑了20年的自行车。他说,上班的一路上,先是旧居民楼的私家车占了自行车道,然后是一片住宅小区施工工地的公车占了道,到了公司门口,原先的自行车道也变成了机动车的停车位。沿途,他在街上与公交车、小汽车、电动车展开贴身“肉搏”,还得扛着自行车穿过地下通道,辛苦系数与危险系数实在是太高了。北京市最新公布的自行车出行环境满意度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

  此外,受到奢华风气的影响,出行工具成为身分的一种象征,骑自行车常常被人看不起,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自行车。

  “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社会风气,觉得骑自行车是一件很掉价的事。领导坐专车,大款开豪车,小款打出租,好单位有班车,最后只有穷学生和平头百姓骑自行车了。”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也夫说,有一次他应邀参加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当他骑自行车到达宾馆大门口时,却被门卫拦住不让进,原因就是宾馆内没有自行车停车位,只能把自行车放到外面。

  下好自行车租赁这盘棋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近年来一些大城市推出了自行车租赁服务。比如,北京市在去年7月通过的《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中,计划将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和公交枢纽,设置1000个左右自行车租赁点,形成5万辆以上租赁规模。

  今年3月,北京市又在《“绿色北京”行动计划》中阐明,到2012年形成约500个租赁点,2万辆以上租赁规模;到2015年要形成约1000个租赁点、5万辆租赁自行车的规模。争取在2015年,北京市自行车出行比例达到23%。

  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北京自行车租赁市场混乱无章,自行车多残旧不堪,不少租赁点甚至找不到工作人员。笔者在北京雍和宫地铁、朝阳医院、公益西桥地铁等几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观察了一下,前来租车的人少之又少,有的租赁点的自行车甚至倒在地上,车身布满灰尘和垃圾。在阜成门地铁站的入口处,一个小商店的老板说,在不远处曾有一个自行车租赁点,多是游客租借。后来租车的人越来越少,公司赚不到钱,早在一年前就把自行车都撤走了。

  自行车租赁的不景气,不仅在于企业自身运营不善,更多的在于不同企业经营存在价格不统一、不成网络而导致用户信心受到影响。北京市交通委规划设计处处长陈燕凌说,北京市的自行车租赁一直采用企业划区而治、各自为政的状态。这就造成了因为无法异地换车而使租用者感到不便,同时由于各企业之间的收费模式不一,每小时的租金从1元到5元不等,租车成本过高也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为了解决自行车租赁市场混乱的问题,陈燕凌表示,北京今年将规划3个公共自行车租赁区域进行试点,包括东城区5号线沿线、北苑至土城沿线、4号线中关村综合商务区周边地铁站两侧。在每个试点所覆盖的3公里范围内,每500米设置一个自行车租赁点,推广公共自行车的租赁服务。试点完成后,将向全市推广。

  关于收费模式的改革,陈燕凌介绍,可能会采取分时段计费的模式,即前半小时或一小时免费,而后的时段收费逐步增加,并可能会采取实名制租赁,以避免有些人占用自行车不归还的问题。

  为自行车出行营造良好环境

  提高自行车的出行比例,对绿色出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市目前5公里以内的出行中,小汽车出行占到44%。然而,这部分需求本可以通过自行车解决。要破解这一难题,关键是要为自行车出行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段里仁认为,首先要解决自行车的路权问题。“什么是路权?我举个例子。如果小偷要偷走你的100元,那肯定是违法的,大家都有明确的保护私有财产的意识。可是如果机动车开到自行车道上,人们好像觉得无所谓,没有权利意识。”人们只有明确了路权意识,才能建立法律法规。

  他说,要使大家明白,一个人既是机动车驾驶员,也是公共交通的参与者,也是行人,他在不同身份的时候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他坐在车里的时候是强者,走在路上时是弱者,只有强者照顾弱者才能体现社会公平。”

  其次是恢复自行车道。政府应该制定自行车交通规划,确保自行车道网络通畅、连续,并结合城市道路网布局,根据自行车交通的流量流向需求,提供足够宽度、安全的自行车道。另一方面,对于侵占自行车道的行为要严厉禁止,对于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冲突的地方(如公交车站与自行车道),条件成熟的城市道路应尽可能实现道路分离,保障自行车出行的安全畅通。

  再次,推行自行车优先行驶。在城市中心地区,特别是重点拥堵路段,小汽车应该优先让自行车通过。

  最后,要大力建设自行车设施,尤其是停车点、换乘点设施。自行车停车场属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它与自行车道路的规划与维护相辅相成,构成了自行车出行的基础。目前,普遍存在的停车场、停车棚、修车点等配套设施缺乏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自行车出行的便利性,降低了其作为替代出行方式的比较优势,这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另外,还必须完善自行车自身的安全设备,如反光设施等,这对于骑车人的出行安全也很重要。

  段里仁说,为解决城市交通的困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经让我们吃足了苦头。改善自行车出行环境,让自行车回归城市,已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