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9月30日电(特约记者 马璟 李超)万众瞩目的“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已进入待命加注发射阶段,有消息说,如果天公作美,卫星将在国庆期间顺利升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厦门测控站是此次卫星发射在陆基测控站的最后一站,将完成与海上测量船的陆海“接力”。今天,记者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厦门测控站获悉,届时“嫦娥二号”卫星将从鹭岛上空经过367秒,目前测控站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并顺利完成最后一次综合演练。
这次“嫦娥二号”任务,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厦门测控站将在跟踪弧段内,对火箭、卫星进行跟踪、测量、控制,将测控数据实时传到北京中心和西安中心;提供畅通的链路,接收中心遥控指令并准确注入卫星。
“火箭三级一次关机,星箭结合体进入滑行段”,这一关键点对卫星能否正常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至关重要。
为了护送好“嫦娥二号”从鹭岛上空经过,他们已在4个月前就着手“嫦娥二号”任务的各项准备工作,技术人员加班加点维护设备、测试指标、查找问题、消除设备隐患,制定了几十项应急预案,前后共组织了上百次的联调演练,以确保各系统、各部门之间协调统一。目前,各参试设备已调试完毕,各项指标均满足任务要求,从今天参加任务前最后一次综合演练的情况看,所有设备技术状态稳定,“牧星人”正在等待嫦娥二号从厦门上空经过。
“目前,我站设备状态良好,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这次嫦娥任务”。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厦门测控站方华金总工程师告诉记者,为做到稳定、准确跟踪目标,必须彻底解决设备性能稳定性问题。为此,他们对参试系统历年来参加任务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分析,认真梳理并形成《故障汇编》,详细总结掌握各分系统和系统运行规律,将问题在任务前全部“归零”,为成功执行嫦娥任务扫除了障碍。
同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厦门测控站还针对此次任务,加大技术人员的能力训练。对每名技术人员水平进行科学评估,根据专业特长、能力水平等因素,按“强弱组合”、“优势互补”原则科学搭配,互助互学;成立难题攻关小组、应急保障组,为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先后组织多次“嫦娥二号”任务知识讲座,技术探讨研究,测控模拟演练等,极大地提高了实时测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厦门测控站常年担负卫星测控任务,多次完成大型航天器实时测控任务,充分见证了我国航天测控事业的发展历程。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