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第60次任务 将零窗口发射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29/2010 14:0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目前和运载火箭已星箭合体,预计近日发射奔月。9月28日各路记者云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熟悉采访现场,以及时报道这一盛事。中新社记者 宋吉河 摄 

  中新网西昌9月29日电 题: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40年:太空闪耀“中国星”

  作者 张晓霞 邓孟 王玉磊

  2010年金秋时节,当举国上下喜迎国庆之际,西昌,这座西南小城却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再过几天,“嫦娥二号”卫星将从这里奔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丙”火箭巍然矗立于发射塔架之上,待命出征。“嫦娥二号”发射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以来执行的第60次航天发射任务,这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暮然回首,这座位于大凉山深处的航天城伴已经随着共和国走过了整整40个年头。

  如今,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成了“长征”系列火箭的起锚地。

  “月亮女儿”的故乡成了中国航天的“探月港”。

  默默无闻的荒山沟成了享誉世界的“东方休斯敦”。

  40年,一次次成功发射铸就了一个个辉煌。

  40年,一次次历史跨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40年,一代代西昌航天人树立了一座座丰碑!

  功铸九天

  “火把飞上天啦!”1984年4月8日傍晚,大凉山区一个叫菠萝沟的峡谷里,一个拖着长长火焰的巨大亮点震天撼地腾空而起,那一幕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彝族同胞们至今难忘。

  他们所说的“火把”其实是搭载“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的长征三号火箭。试验通信卫星首发成功,中国人在36000公里外的地球同步轨道占据了一席之地。

  那一夜,西昌无眠。曾在西昌指控中心工作的王永军回忆说,当时几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们高兴地在地上打滚。因为为了这一天,西昌航天人已经整整等了14年!

  1969年底,中央决定再建一个航天发射场。经过对9个省25个地区81个选点的艰苦考察,最终选定四川省西昌松林这个海拔高、纬度低、气候条件好的地区。

  1970年冬,一支神秘的队伍从茫茫戈壁滩出发,穿越河西走廊,翻越秦岭,跨过大渡河,来到大凉山深处一个叫赶羊沟的地方。面对满目的荒山、没膝的枯草,遍野的怪石,和零零散散分布的简陋房屋,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条人迹罕至的穷山沟今后会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航天城。

  1975年,国家“331”通信卫星工程立项。从此,远征地球同步轨道的重任落在了西昌航天人的肩上。

  因为轨道高达36000公里,比此前中国发射的所有卫星轨道高度都要高出几十倍。一位航天专家这样描述:“卫星要到达地球同步轨道,必须经过多次变轨,末级火箭要启动两次,程序十分复杂。就像人挑担子上坡一样,必须挑一会儿,休息一下,然后再慢慢上去。”

  当时,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国家航天能力的标志。同时,由于轨道资源非常有限,因此,是大国竞争的焦点。

  1981年3月20日,香港男排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中韩两队进行到决胜的关键时刻,电视信号突然中断。因为租用的国际通信卫星已到时间,央视不得不停止转播。

  在那个年代,国内观众要想完整看完一场国际体育比赛的确算是一种奢望。

  3年后,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火箭低温氢氧发动机技术和第4个成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国家。

  聂荣臻元帅发来贺信说:“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从一张白纸,到能发射同步卫星,这是了不起的飞跃。”

  1986年2月1日,“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从此结束了中国人只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听广播的历史,打破了西方强国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垄断地位,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中国具备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的能力。

  1990年4月7日,中心成功发射中国承揽的首颗国际商业卫星“亚洲一号”,中国航天从西昌走向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个步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

  1990年7月16日,中心成功发射中国首枚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将一颗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和“澳星”模拟有效载荷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2000年至今,中心已经成功发射9颗“北斗”导航卫星,到2020年前,中心还要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任务,届时中国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07年5月14日,中心成功发射中国首颗以整星整箭方式出口的“尼日利亚一号”通信卫星 ,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卫星首次走出国门。

  2007年10月24日,中心成功发射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

  2008年4月24日,中心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填补中国航天测控领域的空白,该卫星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中首次使用,使飞船的测控覆盖率由原来的12%提高到60%左右。

  从1984年执行首次发射,截至“嫦娥二号”任务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共将57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项第一,是国内唯一能够发射低温燃料火箭、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月球探测卫星,对外开放最早、承揽外星发射次数最多、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

  40载仰望星空,航天人筑梦天宇。开创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为中国航天事业和国民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