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告官,难上难,这是人们素来知晓的,也就难怪在看到江苏省高院表态“本省民告官案过半数胜诉”的新闻标题时,会让人小小地激动一番。可惜认真拜读报道后发现,原来这“过半胜诉”并没有数据支持,只是“估算”出来的——当地20年来受理的“民告官”案件主要为拆迁、土地征收以及劳保问题,在该类案件中,民众胜诉的占结案总数的10.99%,但是加上民众利益得到满足撤诉的情况,估算赢面超过50%。
您听明白了吧?所谓民告官的胜诉“过半”,是包括大概40%的“撤诉”的,真正在结案中胜诉的只有10%左右。之所以可以如此做“加法”,依照的似乎是这样的逻辑——你撤诉了,为什么撤诉呢?因为利益满足了。利益满足了,似乎就可以算“胜诉”了,所以胜诉率还是相当高的。这样的逻辑是否成立呢?笔者不做评价,反正看到很多网民并不买账。他们疑惑的地方包括:有多少民告官案被拒立案?有多少撤诉压制了而不是满足了民众利益?即便胜诉又有多少是压根执行不了的?……现实面前,大家似乎并不接受这样的“概率”估算。
从准确的“民告官胜诉率”来讲,10%左右还是比较客观可信的。按照官方数据,全国的行政机关败诉率(也就是民告官胜诉率)是20%左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数据呢?有人将其归功于“行政机关执法水平的提高”。但舆论似乎不以为然。在民告官胜诉率太低的问题上,这几年舆论整体的讨论基本都归咎于“告官难”上——《半月谈》杂志曾做出报道:中国近年来“民告官”案急剧增加,一年达10万件,但胜诉率不足三成。有网友就在“胜诉过半”新闻后跟帖追问:(民告官)能立案吗?立了案能开庭吗?开了庭能打赢吗?打赢了能拿回钱吗?拿不回钱能强制执行吗?
坦率地讲,完全倒向任何一方的“估算”恐怕都容易走入极端,有失公允,对于依法行政水平近年有所提高不能否认,对于仍然大量存在的民众求告无门案件也不能视而不见。
拆迁、土地补偿等都事关民生,“胜诉率”的数字背后反映的是社会的公正与民众的疾苦。因此,民告官胜诉率到底是数字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做判断时不仅需要数据,还要看人民群众的普遍感受。在现实矛盾纠结面前,当务之急是呈现司法的独立与公开:如何向公众展示,民告官案件中法院可以抵制权力的干扰;如何让民众信服,被各级法院宣扬的“调解撤诉”是公平的、依法的,而不是权力施压造成的……(毕诗成)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