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罗伟摄(图片来源:重庆晨报)
人们从未如此关注统计数据。房价、人均收入、GDP、CPI等统计数据的每一次公布,都牵动人心。近一年多来,因为种种原因,统计数据面临普遍质疑,连带的,统计工作者也成了调笑的对象。对此,(重庆)市统计局副总经济师、综合处处长郑子彬坐不住了,用一篇题为《呼唤理性的统计数据消费者》的博文做出了回应(见昨日晨报07版)。
昨日下午,郑子彬应邀来到本报热线,通过晨报企业QQ,与网友就统计数据可信度等作了1个小时的在线交流。
方法不一导致“打架”
统计数据“打架”,是最近这一两年来,网友们频频向政府部门发难的依据。比如,全国各省市的GDP总量,却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总量要高出一大截。还比如,同样是说一个时期的房价,A部门的数据却与B部门的数据大相径庭。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大家统计方法和口径的不一致。
网友问起房价数据
工资收入、房价这两个数据问题,被一位国家统计局的官员形容为“统计部门心中的痛”。昨天的交流中,有网友也问到这个问题。
郑子彬说,统计部门实际上是没有统计房价的,统计的只是房屋的销售额与销售面积,是在不考虑其他外在因素条件下的一个平均数。如果说老百姓拿着这个数据去买房,就如同拿着CPI指数去买鸡蛋,是没有意义的。
人物印象
并非不懂为官要低调
宅爹平时爱读书偷菜
“我不怕被‘拍砖’。我是在跟大家探讨、交流,并不想把观点强加给谁。”
———市统计局副总经济师、综合处处长郑子彬
“管他的哟,我反正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了。”前日下午,市统计局副总经济师、综合处处长郑子彬在接受完本报专访后,乐呵呵地给自己泡了杯茶。
一个官员站出来,公开回应公众对其所从事领域的质疑,郑子彬如果不是全国第一个,也是重庆第一个。昨日中午,记者又来到郑子彬办公室,他正上网翻看网友评论。“这一上午,接到的电话都是对我的支持。”并非不懂得为官之道要低调,但郑子彬说:“我做这些,一不争权,二不夺利,只想做点实事。”
之前还是有些顾虑
郑子彬今年快45岁了,是一个标准的北方汉子。随性、豪爽,敢说敢言,是他的同事和朋友,也是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郑子彬15日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曾考虑过在报道中不提及他所在的单位、官职等,仅以经济学者的身份出现,“不是怕对我自己有什么影响,是害怕有人借题发挥,给单位造成不利。”
他之前在网上发博文,之后接受晨报采访的事,都没有征得过主管上司的同意。“后来一想,名字都见报了,网友要‘人肉搜索’也很容易,领导要找我更是易如反掌。”几经思考,郑子彬同意在新闻报道中写单位和职务。
接到的电话全是支持
“嘿嘿,还真是意外,接到的电话都是支持我的。”因为本报报道,昨日上午,郑子彬的手机、座机就没安静过。来电话的人,除了他的朋友,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统计系统的官员。更让他意外的是,表示支持的人还有单位领导,“老郑在博客中说得很好,统计数据遭受的质疑,确实到了需要有人站出来正面解释、分析的时候了。”
“宅爹”喜欢读书偷菜
郑子彬在天津出生、北京生活11年。2003年,他离开待遇优厚的中国建设银行资金清算中心,作为引进人才到市统计局工作。
上初中的女儿,给他取了别名———宅爹。假日里,除了陪家人看电影、逛书店,郑子彬基本宅在家中看书、阅读和分析各种统计数据。稍显时髦的,就是上网偷菜。“我种菜、偷菜的积极性很高。”郑子彬说。(记者 罗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