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伊春空难暴露支线航空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现实矛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30/2010 11:19: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颜秉光 程子龙 尚前名

  中国民航2102天安全飞行记录就此终结了。

  8月24日,河南航空公司一架从哈尔滨飞往伊春的ERJ-190型支线飞机,于当晚21时35分抵达伊春林都机场降落时失事,飞机在着陆时断成两截后起火燃烧,造成42人死亡、54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

  截至本刊发稿之日,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但不少民航界人士及专家认为,此次事故尤其给监管部门敲响了支线航空安全问题警钟。

  有人建议,目前应对全国的支线航空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飞行器和执飞人员的检查,对基本硬件设施跟不上的支线机场,达不到标准前决不允许投入使用。但同时,也有专家提醒,不能简单地将事故怪罪于支线航空,更不能因此限制支线航空的发展,而是应借此机会探求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以实现我国支线航空事业的健康发展。

  “好像落错了地方”

  依照正常的思维,此类空难发生之后,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便是飞机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安全。特别是伊春空难发生仅仅一天之后,一架从西安起飞的客机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降落时,疑是受大雨影响,滑出了跑道。虽然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安然无恙,但格外引人注意的是,出事飞机同样为ERJ-190。

  “除去可能出现的机械故障,仅从设计指标看,这款飞机还是相当不错的。”采访中,有专家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虽然该型飞机是在巴西生产的,但并不会对东北这样的高纬度气候产生水土不服。ERJ-190在性能、安全、舒适性等方面都是表现较优的支线机型,在市场上颇受肯定,已经销往美国、加拿大、沙特等多个不同气候条件的国家。此外,中国使用的ERJ-190,都是2008年以后生产制造的,因此,由于飞机老旧引起安全隐患的可能性也不大。

  虽然目前还没有定论,但事故原因似乎更有可能来自于飞机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采访此次事故的过程中,听到了各种对支线机场的非议声。一位曾坐过此支线飞机的乘客抱怨,伊春林都机场基础设施薄弱,“机场的灯光亮度都不够。”

  黑龙江省机场集团管理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也告诉本刊记者,虽然近些年来他们加大资金投入进行部分设备改造更新,但历史欠账过多,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尤其是黑龙江冬季多雪,全省8个支线机场的除冰雪设备严重欠缺,4个机场没有盲降设备,一旦出现降雪、大雾等极端天气,机场应对乏力。

  而事发当天,恰恰有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航空公司哈尔滨分公司负责人说,事故幸存者接受采访时提出失事飞机没有落到跑道上,“好像落错了地方”。对此,一位从事航空管理研究的专家表示,这说明问题可能出在塔台的指挥系统有误、机场盲降设备有欠缺,也可能是机长的落点判断有失职业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