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金镜头”年度新闻图片奖揭晓,《挟尸要价》以全票获得最佳新闻照片奖。随即,长江大学宣传部发文质疑该摄影作品造假,吁撤销其获奖资格。照片摄影者张轶发出拍摄的全套照片以回应造假质疑。与此同时,“金镜头”主办方已展开调查,今日公布调查结果。
事件一波三折,网络再次沸腾。其实,经过众多媒体的反复挖掘,关于“挟尸要价”事件以及这张新闻照片,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即“挟尸要价”的事实基本确定,且照片是真实而非PS的,有疑问的是关于照片的解读。摄影者张轶通过公开全套照片,证明《挟尸要价》照片是“挟尸要价”事件过程中的一个瞬间,而长江大学指该瞬间为“牵尸靠岸”。
从新闻要素和评奖的严肃性上讲,查清这张照片所定格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确有必要。但问题在于,“金镜头”主办方不是官方机构,在我们尚缺乏第三方调查的社会语境中,从技术角度判断照片真伪容易,而设若界定这张照片到底是雇员“挟尸”、老板“要价”,还是在谈拢捞尸价格后“牵尸靠岸”,则显然没那么容易。因为这关涉到发生在去年10月24日那一事件的诸多细节和经过,最权威的调查和认定,或许还有赖于当地有关部门。
但是,对于被深深刺痛了的社会来讲,这个调查结果仿佛已无足轻重了,因为充其量只能决定《挟尸要价》这张照片能不能获奖、有关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对这张照片的解读是否严谨,而“挟尸要价”的事实是残忍存在的,捞尸收费3.6万元被荆州官方证实过,老板陈波被当地公安机关以敲诈勒索拘留15天,并处罚款。这种情形下,客观的舆论会主动选择直面“挟尸要价”本身的丑陋,而非拘泥于照片本身是否断章取义,而且,只有直面丑陋,才能判断这张照片是否记录着丑陋的一幕,才能在我们被刺伤的心灵中,还原真相。
遗憾的是,我们仿佛严重缺失直面丑陋的勇气。在长江大学宣传部的质疑中,作为雇员参与“挟尸要价”的“渔民”,被粉饰成“本来应该列入‘救人集体’的人”,乃至于照片发表时的署名也成了质疑的一个方面。以这些细节的推敲来试图推翻已经发生的“挟尸要价”丑闻,有意思吗?湖北作协副主席陈应松说:“长江大学李宣传部长为挟尸要价者辩护,是昏了头,是没有良知的表现。我去年作为挂职的荆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正在那里,知晓一切。”而我要质疑的是,长江大学并非“挟尸要价”事件中背上骂名的一方,在公民发言时代,宣传部长李玉泉先生如果以个人名义质疑照片造假大无不可,但却以长江大学的名义质疑,并且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那么长江大学在“纠偏”“挟尸要价”事件中到底出于怎样的自身利益诉求?还是长江大学背后另有其他因素使然?
无论照片调查结果如何,这都是一件考验我们能否直面丑陋的事件。如果摄影者确乎断章取义,那么显然有违职业操守;如果照片确实是记录了雇员“挟尸”、老板“要价”,或者是“挟尸要价”过程中的一幕,那么,那些没有一点勇气去直面丑陋,而试图粉饰的行为,就如陈应松所说的:跟挟尸要价的人一样无耻。(燕农)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