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大众日报:审批权“被污染”才是环境污染的源头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23/2010 14:42:00   来源:大众日报

  原本波清浪白、鸟飞鱼跃,有碧海“鱼仓”和“闽东夏威夷”美誉的福建罗源湾,因为一座违规钢铁企业——福建德盛镍业有限公司的入驻,变得乌烟瘴气,海水日渐浑浊,鱼虾死亡不断。罗源湾生态几近崩溃,祸起陆源污染,但当地人士称,环评审批权“受污染”才是该区域生态岌岌可危的源头。(8月20日《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环评腐败”案件多发,环评领域已成为违纪违法案件的“高危地带”,很多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是由于环保部门不作为、乱作为所致。一些地方职能部门只是把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挂在口上,而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出于种种考虑,甚至对违法污染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客气地说,凡是污染严重的地方,往往都有当地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环保不作为、乱作为才是“环境污染”的源头。

  环保权力“被污染”的后果无疑是严重的,它不仅导致国家环保方针政策得不到严格执行,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而且导致国家规费流失。有媒体报道说,贵州清镇原环保局长杨贵斌滥用职权对排污企业少征4574万排污费,被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判刑3年。这条新闻极为深刻地说明了环保不作为后果之严重。更重要的是,环保不作为使群众环境诉求得不到满足,环境权益得不到维护。去年山西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吴家庄中心小学附近一家名叫山海化工厂的企业肆意排放含苯废气和废水,导致该校学生和吴家庄村民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等症状。当地村民持续3天在工厂门口抗议,并集体下跪,要求工厂停产。但该厂相关负责人闭门不见,厂内运作依旧。

  遏制环保不作为和乱作为,必须尽快建立事前防范机制。只要环保部门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无论是否出现重大环境事件,都应依法追究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必须赋予群众、社会组织以环境起诉权,给他们起诉环保不作为的权利,以此制约和监督环保执法权力。 □ 陈英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