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气象局官员:极端天气频繁出现 今冬或现低温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23/2010 08:28:00   来源:新京报

  一场强降雨使得原本干旱的黄土高坡遭遇泥石流侵袭,本应雨水充沛的西南地区却遭遇长达半年之久的干旱,极端天气正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全球气候到底怎么了?我们究竟能精准预测多长时间内的气象灾害?就有关问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了记者专访。

  【今年气候】

  今年谨防秋汛及冬季低温

  气候和1998年相似,今冬可能出现低温

  记者:您认为今年气候是否异常?是什么原因造成?

  矫梅燕:从前期气象灾害特点看,我认为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端异常。特别是入汛以来,气象灾害的异常性、突发性、局地性十分突出,极端气象事件多发重发,灾害分布广,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华南、江南地区连遭14轮暴雨袭击;7月,北方地区连遭5轮暴雨袭击,渭河、辽河、第二松花江出现严重汛情;北方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南方多地高温持续超历史同期;特别是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每个极端天气事件都有其独特的原因。比如,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起因之一就是,高空冷空气东移南下,低层切变线产生的中尺度强对流暴雨云团造成的短时局地强降雨。再如,南方大范围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就是,近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一直控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造成天气气候异常的原因很复杂,最直接的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也不能忽视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使得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

  记者:您曾经说过,今年的气候和1998年相似。那么,下半年可预料的气候形势如何?

  矫梅燕:是的。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今年我国的气候与1998年比较相似。5月,厄尔尼诺现象结束;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有可能维持并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近60年来拉尼娜事件影响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以部分地区秋雨偏多,冬季全国大部以降水偏少为主,气温偏低。就目前气候状况来看,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气候预测】

  只能预测一年内气候趋势

  汛期降水气候趋势预测准确率65%左右

  记者: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测预报能力达到什么程度?能准确预测多长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矫梅燕:近年来,我国天气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预报精细程度可以细到部分乡镇,干旱的长中期预报和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及短时临近(1-3小时)的预报能力也明显提高,目前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可以做到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

  然而,我国天气气候条件很复杂,就现有技术能力和水平,天气预报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毕竟大气系统很复杂,人们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也有限,要很准确地预报每一场天气过程,特别是具体到某个地点、某个时刻降多少雨的预报还是很难做到的。

  记者:愈加频发的气象灾害让百姓更加关注未来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气候情况。气象部门气候预测能力如何?

  矫梅燕:我国从1958年起就开展了气候预测业务,但只能预测一年时间内的气候趋势。目前我国具备制作并发布月、季、年时间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年代际的气候预测,还开展了灾害性、极端性气候事件的预测业务。然而,气候预测的难度远远大于天气预报的难度,短期气候预测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因此,目前气候预测的准确率还不是很高,即便是几个月的预测也只能是趋势预测。目前我国汛期降水的气候趋势预测准确率在65%左右。

  【灾害防御】

  气象科普是灾害防御重点

  记者:您认为目前气象灾害防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矫梅燕:气象科普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气象科普,让老百姓了解和认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常识,才能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保护自己。然而,许多老百姓关心的往往只是天气预报,以便安排日常生产生活,利用气象信息防御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却不多。因此,向老百姓普及必要的气象知识特别是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引导他们正确地防灾减灾,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当然,目前气象科普有些专业化,许多老百姓看不懂、听不懂,自然难以有效地防灾减灾。

  据统计,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98%以上发生在农村。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气象科普通俗化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尤为重要。要告诉他们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安排生产生活,做好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准备。

  【预警机制】

  气象预报要提高准确率

  记者:今后一个时期内,气象部门将如何加强灾害预警机制?

  矫梅燕:准确的气象预报是气象防灾减灾的前提和基础。要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效益,气象部门就必须努力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就必须建立能覆盖城乡的、多元化的实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率。

  要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部门联动机制,真正发挥气象预警信息的“消息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