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际动态>  正文

美政府应学会适时“割肉”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9/2010 09:15: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几天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带着自己的小女儿前往佛罗里达州的海边游泳,试图证明英国石油的漏油事件已不会对游客安全造成影响。然而,海滩边冷清的景象,却已经宣告了一个事实:游客稀少,渔民的日子不好过,这将是一个糟糕的夏季。

  墨西哥湾海域遭遇经济损失,确实值得惋惜,毕竟这起灾难的罪魁祸首是一家来自英国的公司,美国政府在处理这起危机上的行动也算得上认真。

  但是,世道变了,照搬从前处理危机的政策恐怕已经起不到效果。若在以前,民众对美国政府充满信心,即使只是一纸宣言,也会令人们信心满满地相信生活会更好。但如今,奥巴马去海边游泳的行为,却越发可能引起人们的质疑。

  这在美国的棉花(资讯,行情)市场上同样得到反映。作为一种大宗商品,棉花价格的波动不是十分剧烈。但在最近,原本并未得到很大关注的棉花却处于风口浪尖。一些服装零售商威胁要涨价,因为棉花的成本已经大大上升,甚至有预测称,它的价格很快就会攀上15年高点。

  价格上涨背后的原因,却无法用通常的逻辑思维来解释。因为这种大宗商品与小麦(资讯,行情)不同,不只是因为今年夏季疯狂的天气。美国政府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价格猛涨的“帮凶”。

  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的棉花库存将只有年需求量的40%左右,为15年来最低水平。这一供需失衡的变化,立刻令市场的投机热情大涨。

  作为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尽管美国政府提供了丰厚的棉花补贴,但许多美国农户仍从种植棉花转向了种植大豆(资讯,行情)。价格是一个因素:除了2008年大宗商品泡沫时的短暂飙升外,过去10年,棉花价格大多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上下波动。大豆上涨约50%,而且更容易种植。于是乎,库存赶不上需求,这也成就了棉花的牛市。

  再联想到美国目前疲软的就业率。诸多零售商已经在两年前的金融衰退期间大砍库存、减少店面和裁员。如今销售依然疲弱,但能够削减成本的地方却所剩无几。零售商为求生存而裁员等办法,也造成消费者信心低迷。美国的失业率仍然令人忧心地高悬在9.5%。

  今年年初,关于美联储将逐步采取退出策略的争论早已销声匿迹。美联储甚至已经公开承认,美国的经济复苏确实出现放缓。

  为让国民对政府重拾信心,美联储宣布把到期抵押担保证券(MBS)的资金重新注资美国国债,这值得欢迎。但是反观市场反应,银行仍然不肯放贷,房价也难见复苏迹象。看来,美联储的力度还不够大,更何况量化宽松的政策需要过段时间才能显露效果。

  偏离正常化的资产价格,又碰上了衰退的世道。面对各界的指责声,奥巴马恐怕有点力不从心。

  出台小麦产量预期报告是没有用的,政府倒不如实实在在地思考一下,如何改进农业补贴。同样,在治理宏观经济的问题上,政府何不牺牲一下自己,考虑一下减税这个立竿见影的政策。

  美国企业研究所建议应该有一个工资税免税期,这是个好主意,它一方面可以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也会鼓励企业留住员工。如果迟迟不舍得“割肉”,衰退噩梦恐怕会再度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