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驻新疆记者 董虹):在第二届新疆原创青年艺术展上,三幅用1000多个香烟过滤嘴(烟头)做成的骆驼装饰画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大家都对这种“特殊材质”做出来的装饰品感到惊讶,创作这三幅画的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马小龙。今天,我们就带你去听听他给我们讲讲用烟头创作装饰画的故事。
日前,第二届新疆大学生原创青年艺术展在乌鲁木齐开展。展览聚集了新疆各大院校在校大学生原创的500多件优秀作品,他们通过版画、油画、国画、水彩画、雕塑、影像资料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综合反映出当前新疆大学生的创意水准。
在这些作品中,马小龙的三幅以骆驼为主题的作品显得别具一格,骆驼、沙漠、胡杨及背景都是利用烟蒂海绵及烟丝创作完成的。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大学生马小龙一直在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做着各种准备。
马小龙说:“开始毕业创作了,我就去市场考察,转的地方比较多。看了许多装饰画有动物的毛、羽毛,感觉效果特别好。但是自己想这样的东西光模仿也没啥意思,回来就想能不能做一些既能体现环保,又可以废物利用的东西。偶尔一次我拿着一个烟头,没事就撕着玩,它的质地感觉毛绒绒的,应该是可以做动物毛的很好的材质,有些还很有些像沙漠、胡杨的感觉。”
随后,马小龙就着手开始收集烟头。此时的马小龙顾不上别人异样的眼神,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烟头就马上拿下。起初,身边的朋友也不理解他,当马小龙说出事情的原委后,朋友们都为他的想法感到吃惊,并纷纷开始帮他搜集烟头。
香烟有好坏之分,烟头当然也一样。用心的马小龙把这些收集来的烟头一一做了分类,把不同质地的烟头区分开。
马小龙说:“用烟头的过滤嘴为原料,不想用涂色剂,但是烟头的颜色都差不多,分出不同的颜色确实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收集很多烟头。烟头也有好坏,烟头的过滤嘴丝棉也有好坏的。好一点的比较软,适合做骆驼的毛。质感比较硬的,适合做胡杨、沙漠里颗粒、沙丘,烧得比较黑一点的就做些暗的阴影的部分。”
马小龙一边收集烟头,一边着手创作。而他的第一幅作品《沙漠驼铃》在经历了3个星期的创作终于出炉。
马小龙说:“第一次尝试,我就想做些简单的,整体以沙漠为主,上面有几匹骆驼,主体是沙漠。开始用烟头把过滤嘴撕开,用剪刀剪碎一些,让它的纹理细一些,然后在板子上用胶贴。贴了三遍都不太行,那幅画整了有3个星期的时间。”
第一幅作品在马小龙耐心、细心地研究、琢磨下,终于成型了。这让马小龙非常安慰,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并形成了作品,这个过程让他很兴奋。
参观画展市民李女士很看好烟头画,她表示:“创意非常好,谁能想到被丢弃的烟头还能做出装饰画,不可思议,但是确实非常的好看,惟妙惟肖的。我见过油画中的骆驼、挂毯上用线织出的骆驼,看到用过滤嘴的纤维做出来的骆驼,还真是别有一番感觉。”
大家对烟头画的肯定也给他增加了信心,他也想再用烟头做几幅画,算是给自己留做纪念。有了第一幅作品的经验,他的第二幅作品《骆驼与胡杨》越做越顺手。
马小龙说:“我做的不是平面,是立体的。骆驼是凸出来的,沙漠是平的,特别是暗面不好掌握,需要大量的烟头进行挑选,做出明暗对比强烈的效果。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主要是在颜色的运用上,区分颜色的区别需要很长时间,需要一点点细细的分。都用一种颜色的去做,肯定效果不理想。”
从画上可以看到,由于烟蒂海绵的颜色与骆驼毛、沙漠、胡杨的颜色都非常接近,整个画面看起来自然得体,惟妙惟肖。
对于为什么会选择具有新疆特色的大漠、骆驼等作为创作素材。马小龙说:“一直在新疆生活让我对这里非常有感情,再一个是我的专业是旅游工艺品设计,主要考虑新疆的民族特色和本土的特点,新疆的自然风貌,沙漠、胡杨、骆驼很能代表新疆,所以就考虑做新疆题材的东西。”
这个喜欢创新的小伙子仍在努力,他要把自己的创意延续下去。在今后的创作中,把用烟头做的装饰画做得更加大气,在细节上多下功夫,争取能让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多的认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