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上海实施“医联工程”缓解看病贵、看病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9/2010 17:00: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8月9日电(记者 仇逸)门诊做过的检查,住院后可能要再做一遍;在一家医院拍过片,到别的医院就诊需要再拍一次;为了拿一张报告单,要专程跑一次医院;明明已经配过不少药、家里还有剩下的药品,看完病又得提回家一袋子……这些,已经成为人们就医中的常见现象,但这又不该成为正常现象。

  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个症结:临床医疗资源不共享。

  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怎样真正打破医疗机构之间的屏障、方便百姓看病买药?作为上海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医联工程”正在成为化解百姓看病难、烦、贵的一道对症之药。

  “记录员”——病人就诊用药信息全知晓

  来自绍兴的徐女士在上海仁济医院做完一系列生殖医学检查,拿着一叠单子犯愁,为了等结果,是请在上海的亲戚帮忙还是自己索性再租住几天宾馆呢?在医院发放的小册子上,她看到“医联工程”网上查询检验报告的详细介绍,只需输入网址和就诊卡号、姓名,进入检验报告查询结果列表再点击“详细”,就可以查看所做的检查结果。“这真的很方便,帮我解决了大难题。”

  感到便利的远不止徐女士一人。除了网上查询外,上海患者还可以通过市民信箱接收检验报告,或通过实名认证后直接查询个人诊疗档案,目前每月被查询或接收的检验报告达9000份,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往返奔波。此外,患者忘带、遗失一张化验单就看不了病的现象也正被彻底改变。

  71岁的施阿婆被上海瑞金医院收治进肾脏病区,她没想到在自己入院后的短短几小时内,医生就已经通过查阅网络获悉了她之前在瑞金、新华、中医等医疗机构内的诊疗记录和实验室检验报告目录,并通过近期曾开过“利索亚”等药品判断她有高血压等症状。

  过去病人信息都分散在各家医疗机构,即便在同一家医院,也分散在挂号台、医生诊室、护士工作站、检验检查等多个环节。如今,以病人为中心的个人诊疗档案实现了分散信息的全面整合。截至目前,上海已通过医联工程为1600万名在市级医院就诊的患者建立了诊疗档案,其中社保患者530万人,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处方、检验检查报告、影像、病案首页、出院小结等,可在23家医院医生工作站实现实时调阅,调阅速度在5秒之内。目前医务人员日均使用达9万余次,对病人信息掌握更全面准确,有效提高了诊疗质量。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