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北京商务委:各地商品大集签约额超13亿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5/2010 13:46:55   来源:千龙新闻网

  北京市商务委上周末称,此前的11期“各地商品大集”与北京商家的签约额超过13亿元,共170个品牌进入北京市场。北京市商务委搞活流通、促进消费,开展“商品大集”促销活动是一个好点子。消费者、企业和主办者皆大欢喜。感叹之余,颇受启发。

  启示一 给点儿阳光就灿烂

  就笔者所知,首期“江西商品大集”在十多天售卖期内,共90余家江西企业日均销售额达66万元,相当于一个中等超市的规模。

  商贸业是干什么的?说到底,就是要把最好的东西、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用最简捷的方式、最低的成本,送到它最该去的地方。可以说,国家各项大政方针能否圆满有效落实,就看商贸服务业这“最后一公里”的真功夫了。因为,无论收入高低,只有通过城乡快捷便利、服务周到的商贸分销网络,才可以使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最方便、最实惠的方式落实到千家万户,将全社会、各阶层的每一分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活动。因此,面对北京居民、消费者的渴望,促消费就是要办实事、办好事,其他条件不变,只要商贸业提供的服务稍加改进、少许提升,都会立竿见影收到实效。促消费潜力巨大,真可谓“给点儿阳光就灿烂”。这样的金点子可能还有很多。

  启示二 不通则痛酿沉疴

  一浪高过一浪的大集购物狂潮说明,渠道通一通百通,商贸业的影响力浑然天成,只要分销渠道畅通,名特优新精产品就会源源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为生产者带来更多商业机会。两相对照,不通则痛酿沉疴,我国渠道淤塞的状况实在堪忧,不仅存在常说的“卖难”,也有常被忽视的“买难”。

  这是因为,国内市场分销渠道被行政划定的边界阻断压抑,分销渠道被切割得零零碎碎难成体系,产销辐射半径被大为压缩,商品很难无障碍高效流动,导致市场化、横向性商业资源匮乏且成本高、效能低,最终使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切身利益乃至国民经济都受到巨大伤害,体制机制问题更极大地阻碍了消费增长和扩内需政策的有效落实。江西商品大集竟有80%的商品是首次与北京居民见面,渠道淤塞程度可见一斑。倘若渠道畅通,能搞活多少生产、盘活多少商品、激活多少消费?

  启示三 活血化淤促畅销

  流通业的本质是货畅其流。由于体制机制等诸多原因,致使流通渠道淤塞、效能低、成本高是我国商贸领域存在的要害问题。

  值此“十二五”流通规划正在酝酿之际,笔者强烈感到,必须将深化改革,转变方式,疏通渠道,构建现代化、竞争性、高效能、低成本的商品畅销体系作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十二五”流通规划的轴心。规划方方面面要围绕这个逻辑轴心展开。否则,流通规划就容易“跑题”。

  就商品大集而言,政府出面组织的区域商务合作需要常态化,需要转变举办方式,建立长效机制。目前还属于特事特办,一锤子买卖。例如,展销摊位费全免,货物储存费由政府买单。产销对接之前,靠的是两地政府机构出面先行对接,各地商品也都由当地政府部门出面担保,充当“把关人”。并规定如果出现质量和售后方面的问题,各家主办商场都要对产品销售给予先行赔付。

  可喜的是,北京的商品大集正在向常态化转变,从政府对接让位于企业对接。数十家集团、连锁企业采购经理开始借助这个平台参与展销洽谈,力求将北京消费者欢迎的商品纳入企业长期采购目录,加快各地名优特新商品进入北京市场的步伐。同时,也为外地企业进京置业、开展销售业务提供了必要条件。

  北京商品大集的示范效应逐步显现。作为搞活流通、促进消费、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举措,商务部2010年确定了80个大集式展会,予以支持引导。我们期待着这种百姓得实惠、企业得市场的好事越办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