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际动态>  正文

国际制裁影响伊朗油气田开发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22/2010 11:07:00   来源:金融时报

  

  不久前,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法国道达尔(Total)等西方能源巨头还渴望开发位于伊朗南部的全球最大天然气田——南帕尔斯(South Pars)。

  如今,只有一家外国公司——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参与其中的一期。该气田位于波斯湾水下。伊朗国有和半私有公司接手了所有其它项目,它们正面临投资短缺和设备不足的问题。

  这一天又热又闷,在Assaluyeh镇附近,伊朗工人正在烈日下忙着铺设管道支架,并在陆地设施上进行电力和机械作业。

  但他们人数相对较少。伊朗国有公司——帕尔斯石油天然气公司(POGC)目前把员工人数控制在1.6万名,而几年前他们的员工多达10万人。但该公司坚称,与过去进行比较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我们以前工人比较多,因为他们要建造机场、公路和港口。”该公司技术顾问穆罕默德•哈桑 •穆萨维扎德(Mohammad Hasan Mousavizadeh)表示。

  伊朗的石油储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天然气储量为全球第二。来自这些天然资源的收入,对该国经济而言至关重要。仅南帕尔斯的天然气储量就高达280亿立方米。

  但是,伊朗核野心所招致的国际制裁,使得该国能源行业元气大伤,严重缺乏提高产能所需的外国投资和技术。

  伊朗分析人士及西方驻德黑兰外交官还指出,伊朗给外国公司开出的条件缺乏吸引力,以及石油部一批有经验的官员遭到清洗,同样也给能源业造成了损害。近些年里,包括西班牙的Repsol、挪威国家石油公司 (StatoilHydro)、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OMV)、日本国际石油开发株式会社(Inpex)和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Lukoil)等在内的一批国际石油公司,都不肯与伊朗政府签署大额合约。

  相反,马来西亚的SKS以及中国的中石化(600028,股吧)(Sinopec)和中国石油,则欣然进入了伊朗市场。不过,尽管有了它们的参与,伊朗能源业仍远未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

  南帕尔斯的事例,充分说明国际制裁和缺乏吸引力的能源协议对伊朗油田和天然气田造成了多大影响。该气田已投产的各期项目,采用了来自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道达尔的西方技术。

  可如今连伊朗国内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形势。伊朗革命卫队公司(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旗下的建筑公司——Khatam al-Anbiya已退出了第15期和第16期工程,原因不详。该公司表示,它不愿危及“国家利益”。

  但德黑兰的分析人士怀疑,原因可能与联合国最新采取的制裁行动有关。根据制裁决定,Khatam al-Anbiya名下的所有国际资产都要冻结。

  一家名气不大的公司——伊朗造船和离岸工业综合企业(Iran Shipbuilding and Offshore Industries Complex)已获得Khatam al-Anbiya在南帕尔斯权益的77%。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