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成败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一个国家的范畴,它牵动的是全球资本市场的神经,这一进程注定不会是坦途,但毕竟是一个新的开端。
时值盛夏,北半球被酷热席卷,有“世界金融风向标”之称的美国华尔街也未能置身世外。然而,比高温更令其烦恼的可能是刚刚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项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的最终版本已于7月15日经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以往手眼通天的华尔街“金融大鳄”将被约束,它们在“翻江倒海”之际也要有所顾忌,不能恣意妄为。
多管齐下重整金融
从美国参众两院修订的最终方案来看,此次金融监管改革大致有如下方面值得关注:
新的监管权力。赋予联邦监管部门新的权力。在大型金融机构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如果这些金融机构的倒闭可能破坏金融体系稳定,则联邦监管部门可予以接管并对其进行分拆,同时,建立一套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操作的清算程序。美国财政部将提供接管破产公司所需的前期费用,制定出相应还款方案。监管部门须对接管资产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金融机构的相关费用进行评估,以便在日后收回接管过程产生的损失。
金融稳定委员会。新设一个由10人组成的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其成员为现任监管部门官员,主要负责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委员会的职责之一是在认定某些大型综合性金融机构已对金融系统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向美联储建议对这些金融机构实施更加严格的资本、杠杆及其他规定。在极端情况下,该委员会还有权分拆金融机构。
沃尔克规则。控制大型金融机构的自营业务,但银行可以向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进行小规模投资,这些投资的规模不得高于银行一级资本的3%,禁止银行对所投资的基金提供救助。
衍生品交易。对场外衍生品市场颁布全面的监管规定,监管范围包括交易行为以及出售产品的公司。要求多种常规衍生品在交易所通过清算中心进行交易。按照客户要求定制的掉期交易仍可在场外市场进行,但必须向中央数据库报告,以便监管部门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市场状况。在资本、保证金、报告、交易纪录和商业行为等方面对从事衍生品交易的公司实施新的监管规定。
分拆掉期业务。要求银行将风险最大的衍生品交易业务分拆到附属公司,银行则保留利率掉期、外汇掉期以及金银掉期等业务。金融机构也须将农产品(000061,股吧)掉期、无需清算的大宗商品掉期、多数金属掉期以及能源掉期业务都划归到附属公司。
消费者保护机构。在美联储内部新设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并赋予其决策权和部分执行权,对提供信用卡、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等消费者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银行和非银行实施监管。这一新机构将有权对所有抵押贷款相关业务、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银行和信用社、短期小额贷款公司、支票兑现机构以及某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检查和执行监管。
联邦法律优先原则。允许各州对全国性银行实施更加严格的消费者保护法。如果州法律妨碍或严重影响了这些银行的业务能力,这些银行可以依据个案的不同情况逐一向各州申请相关法律的豁免权。这一规定提高了联邦监管部门优先使用联邦监管规定的门坎。各州司法部长有权强制执行新设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所发布的某些规定。
看似严厉实有“盲区”
从表面来看,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十分严厉,似乎誓将那些胆大包天的“金融大鳄”关进“监管铁笼”而后快,使之无力再兴风作浪。然而,细品之下却不难发现,其中还是有“盲区”。
首先,银行的利率和外汇掉期交易得以保留,并且能继续进行利率极高的黄金和白银的掉期交易。从美国银行业公布的数据来看,第一季度衍生品交易收入为82.6亿美元,外汇和利率的交易收入就占到52.4%,为43.33亿美元。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利率合约和外汇合约的规模分别为181.981万亿美元和17.596万亿美元,占银行各类衍生品交易总量的92.2%。相比之下,信用衍生品仅占6.6%,它被剥离后根本不会对华尔街银行家们的主营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其次,美联储保留了其独立性,仍然作为金融行业的最高监管者。在国际金融危机演进的过程中,美联储作为监管者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故而饱受指责。为此,在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草案的制定阶段,有人曾提议“由国会对美联储的利率进行审核”,这实际上是将美联储的终极利器给收缴了。然而,美联储岂肯坐以待毙,它发出警告称,“这将会让经济决策受制于政治影响”,并发动院外党团的力量进行游说,最终迫使国会取消了此项提案。
最后,未将汽车金融公司列入消费者保护机构的管辖范围。美国幅员辽阔,汽车工业高度发达,被称为是“车轮上的国家”,其汽车金融公司实力雄厚、利润丰盈。在部分议员的强烈坚持下,汽车金融公司未被列入新成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管辖范围,从而保护了这些公司的权利和利润,使庞大的消费人群处于劣势。
成败与否 还看后效
今年第二季度,《华盛顿邮报》的民调显示,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希望对金融业进行更严格的监管。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也认为,此次金融改革是美国“大萧条”以来“最全面的一次金融改革”,也是医保改革成功实施后,奥巴马政府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然而,银行业早就对此项法案的可能后果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高盛等投资公司的分析报告显示,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新规则实施后,大型银行的收入将削减13%至14%。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将首当其冲,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其未来收入将分别锐减27%、25%和22%。而信用卡发行商当中的巨头——美国第一资本金融公司、美国运通以及探索金融服务公司的收入亦将下挫28%、16%和20%。即便高盛本身也可能必须卖出大量私募股权和房地产投资以平衡收支。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追寻暴利的金融资本怎会心甘情愿被关进“监管铁笼”。高盛的金融分析师们已经表示,银行或许可以将部分负担以上调年费和贷款息差的形式转嫁给消费者,从而让普通民众为此项改革埋单。
金融监管与被监管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监管方与被监管方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胜负也远未显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成败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一个国家的范畴,它牵动的是全球资本市场的神经,这一进程注定不会是坦途,但毕竟是一个新的开端,它将为全球金融秩序的重建拉开序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