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河南职工大多不知高温津贴 高温关怀为何难落实?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2/2010 09:03:00   来源:工人日报

  连日来,郑州一直处于“高温预警”状态。“高温津贴?不知道。我这是第一次听说!”7月9日,环卫工人老杜顶着高温在郑州市博颂路上清扫着垃圾,不时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去身上的汗水。他告诉记者,自己从未听说过高温津贴。

  在郑州市一个城中村建筑工地上,来自新乡的农民工小刘带着安全帽,光着膀子,背后的大电扇吹来阵阵热浪。说起高温津贴,小刘和工友们也是一脸惊讶:“我们挣的就是辛苦钱,哪管什么高温还是低温。天热了,老板给买个西瓜尝尝就不错了。”

  早在6月17日,河南省气象台就发布了今年入夏以来首个高温红色警报。6月21日,河南省一天内两次发布高温橙色警报。而河南省此前连续三年发布“高温津贴”规定,要求“日最高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用人单位须为在露天工作的劳动者每人每工作日支付10元的高温津贴”。

  从记者口中得知相关规定后,老郭和小刘还是表示,自己并不打算向单位提出要求:“我们签的是临时用工协议,为了10块钱丢了工作,不值当!”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四部委早在2007年7月就下发通知,职工可通过集体合同和企业约定发放高温津贴,或由工会、职工代表同企业进行协商。用人单位如果不发放高温津贴或降低津贴标准,劳动者可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或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解决。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河南只有一些大型企业或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执行了这一规定。在城市中从事露天工作的,大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多数是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绿化工人、交通协管员、联防队员等。这些一线职工大多对高温津贴表示“不知道”,少数表示“知道了也不敢要”。“如今找个活儿干都不容易,能发全工资就不错了,谁会为了每天几元钱和老板较真儿?”有人这么对记者说。

  “这很好理解。他们很多人和用人单位签订的是临时用工协议,劳动关系相对不稳定,福利待遇相对较差,又害怕在维权中失去工作。另一方面,高温津贴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不具备强制性和约束力,发不发这10元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效益和管理者的社会责任。”长期研究劳资关系的河南省商业研究所名誉所长冯宛平说,这使得“高温关怀”在现实中遭遇难监管、难落实的尴尬。

  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人士介绍,为督促用人单位严格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高温期间的劳动保护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高温季节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监督检查活动。重点检查用人单位防暑降温措施和高温津贴发放的落实情况,高温期间职工劳动时间管理规定落实情况和其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情况。 本报通讯员 余嘉熙 本报记者 肖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