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新京报:请揭开“局长撞火车”的面纱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8/2010 10:28:00   来源:新京报

  小而言之,刘局长“撞火车”身亡,民航部门有责任及时给公众一个说法;大而言之,民航部门手中权力的运作也不能成为一个谜。

  日前,新华社引述公安部门消息称,6月24日下午,中国民航局中南地区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刘亚军在广深高速铁路线上“撞车身亡”。事发后,中南局没有正式对外发布消息。据27日的财新网消息,多位民航系统人士已向记者证实,刘亚军局长系“独自卧轨自杀”,并留有遗书,但内容不详。

  这则蹊跷的“局长撞火车”新闻引起了舆论的关注———按一般的表达规范,应该是“火车撞死局长”,缘何说“局长撞火车”?或许“火车撞死局长”的表达,令人误解这只是一起交通事故,然而似乎还有“隐情”埋藏在字里行间———刘局长可能是自杀,并且还是与腐败问题相关?

  但24日事发距今已有三四天,民航部门权威的信息还没有发出。固然,正式严谨的调查结论尚需要时间,但“撞车”的事实很容易查清,应及时向公众通报,况且公安部门还有相关录像,缘何官方正式的表述还是“局长撞火车”?民航部门缄默不语,听任种种“猜想”泛滥,将使政府的公信权威陷于被动。

  而且,民航业界的信息公开不止于满足公民的知情权,从目前反腐败情势以及民航业的健康发展来看,让民航部门的权力运作在阳光之下,保障公平透明的市场运作机制更是必需。

  据相关媒体报道,民航业的腐败案件多集中在航线和航班时刻的灰色交易上。民航管理部门手中权力过大,掌握热门航线的资源分配,进而掌握各航空企业的生杀大权。部分腐败官员利用潜规则,从中予取予求。

  之前,国家审计署审计时发现,南航多笔以“航权协调费”名义支出的费用,金额惊人,之后将结果汇报中纪委,民航反腐风暴由此揭开序幕。目前已有多位民航系高官落马,包括民航局原副局长宇仁录、民航华北局原局长黄登科……有意思的是,民航系统一直保持“低调”。比如,首都机场董事长张志忠于5月21日被刑事拘留,但直到本月初,首都机场集团才默认了这一消息。

  行政权力过大,官员利用手中公权寻租腐败,已经是老生常谈。解决之道,无他———国家审计署、纪委、检察院等是体制内的监督,舆论是体制外的监督,两者共同的目的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小而言之,刘局长“撞火车”身亡,民航部门有责任及时给公众一个说法;大而言之,民航部门手中权力的运作也不能成为一个谜,对于“航权协调费”之类行业“潜规则”,同样应该有个说法。“局长撞火车”,别让公众猜谜了。

  □沈彬(法律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