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媒体评论:10名安监员为何管出一道“假门”?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4/2010 10:06:00   来源:西安晚报

  河南省平顶山市“6·21”矿难已造成47人死亡。令人震惊的是,事故发生前为关闭矿井而设置在出煤井口的水泥门竟然是一道“假门”。政府派驻的10名驻矿安监员作用何在,发人深省。

  发生事故的平顶山市兴东二矿属于关闭退出矿井,其采矿许可证6月6日已经到期,平顶山市卫东区政府于6月7日对该矿实施断电,但是矿长竟私自接通电源,违法组织生产。用来封堵这家煤矿出煤井口的门,表面看是水泥浇灌,实际上是空心的,一推就开。国务院调查组已经初步认定,地方政府监管措施落实不力,存在弄虚作假行为。

  从一道“假门”可以发现,有人似乎从内心深处不愿意关闭这家煤矿,故意为其留了“后路”。假如在实施关停措施的时候,彻底拆除地下运输铁轨和升降系统,用水泥浇铸填实井口,矿主想非法生产也不是一件易事。

  在这家煤矿假关闭问题上,代表政府行使监督职能的10名驻矿安监员“集体失声”,表明这不是一般的监管不到位,非法生产者和监管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值得深究。

  平顶山市卫东区派驻该矿的10名安监员中有两名县级干部,分别是卫东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长余艳卿和卫东区工会主席赵建国。事故发生时,矿主在井下布置了1个采煤工作面、4个掘进工作面,共有70多人在井下劳动。这么大的动静,按照要求每2~3人一组、必须24小时“盯紧”的安监员不可能不知道。那么,究竟是他们发现了问题却没有及时上报,还是上报后上级领导置若罔闻?诸多疑点,均待查清。

  政府向煤矿派驻安监员制度,一开始曾被誉为矿工的“红色生命保障线”。但是今年以来河南省先后发生的几起重大煤矿事故均暴露了这项制度的缺陷和漏洞。郑州新密矿难中驻矿安监员和矿主沆瀣一气;洛阳“伊川矿难”事故发生后驻矿安监员逃遁,给救援工作造成极大不利影响。

  平顶山市“6·21”矿难是一个可以认真解剖驻矿安监员制度的典型样本。严肃认真地总结此案教训,既可以告慰这次事故中逝去的47条鲜活生命,也有益于改进和完善驻矿安监员制度。(秦亚洲 林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