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人民币产品在港推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中资金融机构是一股主要的力量。证券时报记者为此专访了同时兼任中银国际副执行总裁和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的谢涌海。
人民币离岸中心成重要铺垫
谢涌海认为,目前我国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条件,比如和许多国家有货币互换,周边国家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占80%,跨境贸易已经开展,在港澳台和一些周边国家也有很好的信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海外的人民币市场做大,贸易做大,将大家持有人民币的欲望刺激起来。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二是人民币汇率要保持稳定,稳中有升,这也需要一定时间来考验。第三,人民币汇率的可测性也很重要,汇率形成机制要透明。最后一点在于制度创新,我们要吸取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美国、欧洲的前车之鉴,找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制度来建立在国际上的地位。
谢涌海表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是国际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人民币的离岸中心作为铺垫,它可以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首先是制度建设,人民币涉及到两地或者说多地甚至全球性的制度、监管、政策、税务;第二在于平台建设,即人民币国际化以后,国内资本账户不开放,香港作为离岸中心要有很好的投资和清算平台,才能服务全球;第三是防火墙建设,应该怎样处理在岸和离岸的通道,不能全部封死或打开,这里的“度”很重要。
香港更适合建立离岸中心
在谢涌海看来,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无疑更加合适。他建议人民币离岸中心应首选分离型模式,将内地人民币业务及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严格分开,但内地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和人民币的兑换则相互配合。香港更适合建立人民币的调剂、产品及清算中心,以及资本项目下唯一的回流管道。
谢涌海表示,不太主张在国内开放离岸中心,如果广东的企业需要到上海发行A股,再让香港的投资者去投资,监管要涉及到两个市场,外汇局要去批投资额度,此外还要监管离岸人民币在境内的使用,较为复杂。
谢涌海认为,一国两制条件下,香港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国内资本市场形成了以上海为首的国内资本市场以及以香港为首的境外资本市场的体系,这两者之间的配合与互补,对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两者相比,上海毕竟是服务于内地为主的资本市场。
失去香港的保护作用,资本大鳄可以找很多理由来冲击上海,如同现在的欧洲,被抓住主权债务这样一个弱点,评级机构拉低评价,投资银行跟着沽它的债券,对冲基金再卖空欧元,如此反复,酿成了现在的欧元区危机。如果将离岸中心建在上海,地方债、钢铁产能、通胀等有很多问题可以被资本大鳄抓;而香港没有实体经济,不怕冲击,如果有些业务风险比较大,香港可以做一个实验田的角色,这样国家既可以发展经济,又很安全。
但谢涌海也同时表示,人民币国际化一定会带来风险,最主要就在于宏观调控加大了难度,从调控一个人民币市场变成两个人民币市场。第二,人民币在境外可能会造成人民币汇率利率二元现象,对国内造成一定压力。第三,由于人民币需求增加,会增加升值的期望值。他认为,最后一点风险,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在于人民币的回流风险。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