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尝试将原本因为伐木进入东北部原始森林中安家的人们搬出大山,目的是减少人类生活对森林的破坏,从而保护这块毗邻俄罗斯、影响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屏障。
“我对它非常满意。”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年近50岁的许智明巡视了新房后兴奋地说。
这套新房位于伊春市美溪区,一室一厅,大约50平方米,上下水齐全,集中供热。这条件足以让许智明和他同在林场生活30年的丈夫李明满意,而且拥有这些只需花3000元人民币,其余全由政府补贴。
在离伊春市美溪区大约67公里的深山里,许智明的“老家”——金沙河林场已经不见了踪影。自从去年冬天整个林场搬出后,几辆铲车以最快的速度拆除了山坳里破旧低矮的平房。今年春天,新树苗栽到了地里。
“大山又连成片了。”驻守在这里的46岁的佟福来说,原本84户的林场现在只有几个人在这里管护树苗,并负责森林防火。
据伊春市市长王爱文介绍,在2009年撤并7个林场所的基础上,掌管小兴安岭300多万公顷森林的伊春市今年还将撤并45个林场所,这将为小兴安岭森林增加大量的无人区,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干扰。
按照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的规划,将有10万人为生态功能恢复改变居住地。这其中包括2万多名村民和8万名林业职工及其家属。
大小兴安岭是中国最大面积的连片原始森林。统计显示,这一区域森林面积达1100多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约5.6%。
翻看中国东北的地形图不难发现,大小兴安岭与靠近俄滨海边疆区的完达山脉,以及朝鲜附近的长白山脉,共同构成一个天然的“U”形。“U”形的后背阻挡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开口接受来自黄渤海的水汽,其间广袤的东北平原便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小兴安岭经过近60年的高强度开发,可采成过熟林蓄积量由开发初期的7.8亿立方米,下降到2007年的6600万立方米,整体生态功能退化严重。
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本月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其中专门提到,东北森林带等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生态安全的地区,列入国家限制开发的范围。
这让数万如许智明一样的伐木工人和他们的家人有了更加充分的理由搬出大山。结合中国在重点国有林区实行的棚户区改造政策,从山上搬下来的工人可以住上在小城镇里集中建设的楼房,并获得一些公益性的工作岗位。当然,在造林、防火等关键时刻,他们还会乘车进山履行职责。
未来几十年间,“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将建立三种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域都将完全禁止生产建设活动。按照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的规划要求,实验区和缓冲区可以进行不同级别的科学实验和矿产勘测,而核心区则要求做到无人居住。
同时,从1998年开始在长江中上游、黄河上中游、内蒙古及东北等重点国有林区实行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将延续。
根据最新透露的信息,在接下来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将涉及在大小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主伐等内容。这意味着,该地区将得到更多来自国家的生态补贴,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也纳入到了中国国家战略层面。 (记者 刘景洋 王军 马扬)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