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新京报:学校设“隔离墙”走向“教育”的反面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0/2010 09:42:00   来源:新京报

  同一片蓝天,甚至同一所学校,但学生们因“身份”的不同,被活生生隔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此怪事,发生在上海市一所公立中学。

  该中学用明白无误的方式,将农民工子弟与本地生隔离。学校根据不同生源将学生分为东部、西部,本地生在东部,农民工子弟在西部,双方各有秩序,互不往来。学校还要求西部的学生购买了和东部不一样的新校服,这样两边学生的作息和流向,便可以清清楚楚。(6月9日《南方都市报》)

  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大量关停并转并入公立学校的过程中,上海市宝山区这所公立中学表现出来的隔离围墙,是很多吸纳农民工子弟的公办学校的侧影。相似的隔离墙并不鲜见,除了不同师生群体间的“隔离和自我隔离”,还普遍表现在对教育资源的争夺上,比如中考,将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窄门”,甚至是不可逾越的玻璃天花板。

  不能简单认为这样的隔离与自我隔离,是学校在有意制造歧视和不平等,造成这种隔离的根本原因,不是“出身”的不同,而是“前途命运”的不同,在“户籍+学籍”的中考和高考制度下,外来流动人口子女面临着“升学无望”的制度性困境,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长无能为力,老师和学校也无能为力。

  而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城市公立学校有意无意“放弃”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专心致志“培养”本地生,就成了符合教师和学校利益最大化的自然选择。于是,“被抛弃和自我抛弃的那部分”,自然而然成了“成绩差,又会抢钱打人,跟他们交往出了事学校不负责任”的另类群体,进一步加深隔离与排斥。

  但是,虽然造成歧视的根子在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和以户籍为依据的升学制度,但上海这所公立中学的做法仍让人心寒,因为他们在原有的升学歧视基础上“变本加厉”,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与冷漠———

  添置的新课桌椅被搬到了东楼,旧的换下来搬到西楼;学校的评比和奖学金,西部学生都被排除在外;学校的活动场地设施都要让东部的学生优先使用;对西部学生,学校还有出校门后50米内不能停留的规定,并禁止在这个区域内买东西;两边的班主任和老师都叮嘱自己的学生不要越界,东部和西部的学生如果互相交往都会受到处分……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有学生免费营养餐和免费校服制度,为的是消除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不平等,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并且通过一样的校服,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身份与背景“抹平”,至少是在学校的环境里,给孩子们人人平等的感觉。

  学校是维护社会自由、平等、和谐的重要力量,也是反思社会不公正的重要思想策源地。然而,透过上海的这个个案可以发现,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制造隔离墙、制造不平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论是流动人口子女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还是高校招生名额分配高度向发达地区倾斜、向高校所在地“谄媚”的“马太效应”等,都暴露了这一点。

  “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的失误,最大的不公是教育的不公。”学校设“隔离围墙”是教育的耻辱。面对这种公办学校公然歧视弱者的现象,教育界和全社会该彻底反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