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教育专家:应理性看待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问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7/2010 11:05:00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杰):2010年中国高考今天(7日)拉开大幕,今年共有957万人报名参考,高考平均录取率将接近70%。一方面,上大学的门槛更低;另一方面,高校质量下滑、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加剧了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担忧。对此,教育学者表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中国人才战略的既定方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其中产生的问题。

  1999年,中国做出大学扩招的决定。此后,高考录取人数由100多万人增至去年的近630多万人。高等教育迅速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方平表示,高等教育迅速扩张的确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程方平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原来高校的功能主要是教学,现在又有科研,又有社会服务,所以真正用在教学上和改变教学思路的精力都不够,而且问题比较大。特别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交际能力,在我们的大学里都比较缺失。”

  不过,程方平指出,中国大学生并不是真正“过剩”了,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也不单是高校扩招造成的。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进行相应调整。

  程方平说:“在许多发达国家早就面临这样的问题,博士毕业也照样找不到像样的工作。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它需要市场方面的配合、人事方面的配合、经济方面的配合。各方面都要配合好,这样,人们就会在上学和就业方面有更多的自主选择,而不是盲目地做一个大学梦或是就业的梦。”

  他认为,作为国家既定的人才战略,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该继续推进下去。

  程方平说:“高等教育大众化肯定要走的。从个人来讲,谁都应该有上大学的机会。如果学历普遍提高,那我们的很多生产就不光是在卖资源,而是有智力含量。”

  据统计,中国大学的扩招规模与几年前相比已经有所回落。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未来,中国大学将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