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新京报:权力一旦失控,则权利一溃千里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4/2010 09:23:00   来源:新京报

  综观郑州市市场发展局涉嫌非法集资的系列事件,已不独是一个公民权益如何步步失陷,并最终步入全无保障境地的链条,更是一个公民权利面对公权力时的真实图景。

  2005年,郑州市市场发展局以东建材市场“升级改造”为由,以政府名义与一批市民签了合作建市场的协议,约定市民投资市场发展局的商铺建设,双方利益共享。但60名投资人不仅至今仍未拿到商铺,他们共同投资的3000余万元款项也面临“资金去向不明”的尴尬。有律师表示,郑州市市场发展局的行为已涉嫌非法集资。

  政府部门如果真的当起了骗子,那么公民自然容易上当。这实在不能怪投资人对风险估算不足,毕竟,谁能相信政府机构也可能会干这种违法之事?但事实上,在郑州此案例中,这个可能的骗局,已不仅限于“东建材市场”的升级改造,还体现在“郑州大厨房农副产品物流港”的建设中。当地媒体报道,“大厨房”的操作模式和东建材如出一辙,身份是小产权商铺,只卖使用权,和投资人签合作建市场协议。“大厨房”的投资人“也是交了钱,拿不到商铺,而钱也要不回来了!”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郑州市市场发展局的表现让人吃惊。这不仅在于,在国家政策对小产权房(商铺)三令五申不许建设的情形下,郑州市市场发展局却身体力行地上马;在法律法规明令禁止“非法集资”的情形下,该局同样公开向公众筹集资金。而且还在于,该局作为担负“培育市场、发展市场、市场监管”职能的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却直接参与市场的建设,成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起者。

  通常,司法被认为是权利最后的救济,正义最后的倚仗。在媒体报道中,“共建”东建材市场的投资人也表示,如果起诉郑州市市场发展局,肯定能打赢官司。但他们同时表示,不能打官司,因为官司赢了,市场发展局也会耍“老赖”!2007年11月,《人民日报》曾刊发报道《郑州市场发展局拖欠农民工工资25万判决成空文》,即为殷鉴。

  权力一旦失控,权利溃败就会一溃千里。综观郑州市市场发展局涉嫌非法集资的系列事件,已不独是一个公民权益如何步步失陷,并最终步入全无保障境地的链条,更是一个公民权利面对公权力时的真实图景。在这其中,如何保障司法的独立性,如何为权力设限,如何以权利来制约权力,仍是虽失之于老生常谈,却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杨更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