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汶川震区:公路提前贯通 “靠山取水”变成自来水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1/2010 13:58:00   来源:新华网

  两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川、甘、陕数十万平方公里上的道路、桥梁、电站、水厂等基础设施,上万亿元的社会财富瞬间湮灭。但仅仅用了700多天,一条条崭新的道路在灾区蜿蜒绵长,一座座电站被修复发电,一个个饮水工程让受灾群众在自家的厨房里直接取用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80%的道路损毁,1亿立方米土石塌方,10多公里路段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50余座桥梁受损,7座桥梁完全垮塌,数十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隐患点分布两侧,上百处路基边坡高危点潜伏于中……这就是都汶公路在地震之初的基本概况。

  “如此集中和毁灭性的公路损毁在国内公路史上绝无仅有,世界上也十分罕见。”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局长汪洋对记者说,“很多专家都预计该路段恢复通车至少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

  但经过4000多名施工人员的艰苦奋战,汶川地震发生后3个多月的时间,都汶公路就全线贯通;一周年之后,都江堰至汶川映秀高速公路就全线通车,映秀至汶川县城实现双向通车;2009年7月,都汶公路关键节点彻底关大桥被山体滑坡砸毁,但仅仅在大桥被毁的第四天,一座新桥就矗立在原址。

  截至2010年4月底,四川省483个交通灾后重建已经完成389个,占总数的八成。经过600多个日日夜夜的超常规施工奋战,通往每一个重灾区的每一个乡镇的每一个村落的“生命线”不仅全部贯通,有的交通设施还比震前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一年之后,当交通规划重建项目全面完成之后,整个灾区的交通设施将远远好于震前。

  汶川特大地震使灾区电力基础设施遭受巨大破坏,据四川省电力公司统计,地震导致35千伏及其以上变电站停运171座,其中17座完全损毁;包括配网线路在内10千伏及其以上线路近2800条停运,其中包括2条500千伏和19条220千伏在内的162条线路无法恢复。在地震中,绵阳、阿坝等地区的部分电网几乎损毁殆尽,电网结构受到严重破坏,累计造成405万用电客户停电,65万户需要重新规划建设。

  面对灾情,电力系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购置大批发电机、帐篷、药品、食品、通信设备等救灾物资,动用4000多台车辆,动员2万多名干部职工,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千方百计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恢复重建。

  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说,四川在电力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中,坚持民生优先,及时安排灾区永久住房配套供电设施建设,确保“建成一户,通电一户”。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投资180亿元用于四川灾后的电网建设,解决了34.9万户农村受灾群众永久性住房配套电力设施建设。同时,四川积极推进灾区学校、医院等公用事业配套供电设施的建设,保证了灾区学校顺利开课。此外,四川还积极抢建、加固西部水电外送通道,全力保障了灾区企业恢复重建电力需求。

  截至今年4月底,汶川地震灾区累计开工电源、电网、煤炭、油气等能源项目1000多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99.4%。

  几天前,记者在汶川县三江乡河坝村村民李天顺家的厨房里,看到了从几千米外的标准化自来水厂里迁入的自来水管。同今天城市里每一个市民一样,李天顺只要拧一拧开关,随时都能从水管中放出经过严格净化、消毒的生活用水。河坝村“靠山泉取水”的用水习惯从此被城市化自来水供应模式取代了。

  在灾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过程中,“民生优先”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随着一大批民生设施项目恢复重建完成,灾区乡镇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较震前有了极大改善。

  ——1200多个水利项目开工,近600座震损水库完成除险加固,360多万群众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

  ——七成市政公用设施完工,七成广播电视项目开工,六成文化服务设施项目交付使用。

  ——160多万亩林草植被恢复,上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妥善防治,成功避让36起重大地质灾害。 (记者侯大伟 陈健 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