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都江堰马家沟的成都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动工修建,明年春节后大熊猫将开始入住
规模:该项目首期占地面积2023亩,总共预计投资1.6亿元,先期建设及野放研究设施建设投资为6000万元
目标:将建立成都大熊猫种群发展第二空间和野放试验区,长远目标是将圈养大熊猫放归自然
设置:从外向内延伸依序设立后勤工作配套区、科研教育体验区、野外救护检疫区、野化饲养繁育区、半原生态野放过渡试验区、原生态野放试验区等6大功能区
1953年,新中国第一只野外大熊猫从现在的都江堰玉堂镇辖区走进城市,开启了圈养保护大熊猫的历史。57年后的昨日,中华熊猫谷·成都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正式在都江堰市玉堂镇马家沟动工修建,将建立成都大熊猫种群发展第二空间和野放试验区,长远目标是将圈养大熊猫放归自然。
该项目首期占地面积2023亩,总共预计投资1.6亿元,先期建设及野放研究设施建设投资为6000万元,预计3~5年内建成,将成为集大熊猫资源、科研、教育和旅游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国际生态保护教育旅游示范区。预计明年春节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几只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熊猫将率先入住成都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
项目区初步设计6大功能区
成都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将建立成都大熊猫种群发展第二空间和野放试验区。该项目区初步设计从外向内延伸依序设立后勤工作配套区、科研教育体验区、野外救护检疫区、野化饲养繁育区、半原生态野放过渡试验区、原生态野放试验区等6大功能区,从而形成完整的大熊猫回归自然的生态科研走廊。项目建成后计划将分批次投放40~50只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人工繁殖的大熊猫进行科学系统的移地大熊猫野放过渡研究,收集大熊猫野放第一手科研资料,为最终实现大熊猫放归自然和提供科学依据奠定基础。
明年春节后大熊猫开始入住
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介绍,大熊猫的野化放归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将在未来数十年中逐步推进。明年春节后,成都熊猫基地几只亚成体的大熊猫将率先入住成都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然后逐步开展野化训练。
据介绍,成都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将作为大熊猫长期战略保护的龙头,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都江堰大熊猫疾控中心”、“陕西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抢救救护中心”一起,构建起融大熊猫移地保护、就地保护和野化过渡中心为一体的综合保护体系,有望实现大熊猫这一物种和其栖息地的可持续发展。
调查4地最终选址马家沟
成都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为何选址马家沟?大熊猫专家李光汉介绍,专家组曾对成都4个自然保护区所在地进行了调查和选址论证。论证后认为都江堰不仅拥有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也在大熊猫“盛林一号”放回野外、救护误闯入市区大熊猫等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从生态、地域和长远放归需求综合论证后一致推举都江堰玉堂镇的马家沟作为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的首选地。而在汶川大地震后,马家沟所在区域的林地生态植被保存良好仍然完全适合项目建设需要。
据悉,该项目建设方式就是最大限度地恢复、保护和利用好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采取依山傍水、就地取材的手法进行科学利用和改造。(记者 余文龙 摄影 陈蒙川)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