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保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制订中的《工资条例》再度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标志性内容,一度有消息称,该条例年内即可出台。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对各相关阶层的走访中发现,无论是企业家、工人还是学者对《工资条例》的可行性都表示疑虑;参与该条例制订讨论的学者甚至透露,由于阻碍重重,《工资条例》即使进展再快,也难以在年内出台。
为什么《工资条例》遭到反对,迟迟出不来,就因为这是一部重新切分蛋糕的规定,是要让现在的企业利润劳资分成比例向劳动者方面倾斜,资本方当然不乐意。
当然,《工资条例》缓行,有一个政府与资本方的协调过程。但也说明,资本,尤其是像国有垄断企业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政策的制定。
应该说,包括工资条例在内,所有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措施,都直指现有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无可避免地触及众多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回避这些问题,不但改革的真诚值得怀疑,而且会越发制造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当改革到了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奶酪的时候,试图绕开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不敢摸这头脾气暴躁的“老虎”的屁股,期望既得利益者乖乖配合,不现实。是完全按照既得利益集团的愿望来设计政策,还是直面“老虎”的暴躁,像武松那样坚毅地走向景阳冈,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勇气问题。我们既不能指望既得利益集团大发慈悲,也不要想象他们会大公无私,只有迎难而上。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改革要疾风暴雨,改革仍然要渐进式前进,尽最大可能减少矛盾冲突,将改革的成本压到最低。但是,光靠政府与既得利益者的协商谈判是不够的,必须要让真正的利益关切者民众参与其中。现在,一个工资条例的推行都阻力重重,主要还是民众没有话语权,如果是这样,我们很难指望改革会遂民意。很有可能,这样的改革改来改去又在动民众的奶酪上下工夫,资本方那块奶酪不仅保持不变,还要想方设法多拿一点。即便暂时地在面子上退让一点,也会在更广泛的权利分配中加倍拿回来。
因此,利益分配首先是权利分配,权利分配的不公必然导致利益分配不公,有了权利保障,利益分配自然会相对公平。《工资条例》遭到反对而不能及时出台,只能说明劳资双方权利还是极不对等。(作者系媒体从业者)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