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养生:减肥保健 先从读懂“膳食宝塔”做起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01/2013 08:48:48   来源:人民日报网络版

?

人民图片

  1

  饮食结构失衡导致肥胖——

  我国传统膳食结构以谷物为主,如今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畜肉的消耗在快速增加,20年中上升了一倍;而谷类食品明显下降,20年中下降了20%

  “有肉才觉得香。”在一家国企上班的张峰忠说,他腰粗肚大,像是怀孕五六个月的妇女。至于胖的原因,张峰忠说他是肉食动物,从小就爱吃肉,不爱吃菜,一日三餐不能没有肉。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随着膳食中脂肪占总能量百分比增加,国民的体重和肥胖发生率明显升高。我国传统膳食结构以谷物为主,如今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畜肉的消耗在快速增加,20年中上升了一倍;而谷类食品明显下降,20年中下降了20%。

  “吃得好,应该是指科学饮食,各种营养成分搭配合理,但是许多人把吃得好理解成了吃得丰盛,将猪牛羊肉等肉类食物作为主要食物。这样,许多中国人的身体越来越胖。”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和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研究员说。

  一项对移民美国的华人大肠癌发病率调查发现,生活在同一纬度、同等居住环境的加州华人,其大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远高于浙江人。移民美国20年的华人,适应西方膳食模式,因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又缺少运动,日积月累,使他们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浙江居民高3—5倍。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指出,中国人膳食结构向不健康的方式转化,摄入热量越来越多,如果这个趋势不改变,未来10年我国要新增1.5亿肥胖人口,一旦发展成为慢性病,对社会、家庭、个人都是沉重负担。

  多数儿童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喜欢吃肉。长大成人后,一旦形成味觉习惯,膳食结构很难调整和纠正。超过一半的青少年肥胖者,成年后仍然肥胖。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员杜松明说,根据国际肥胖工作组关于超重肥胖的定义来判定,2002年中国7—17岁青少年肥胖率5.3%,按照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中此年龄段人口数,推算有1200万名超重肥胖。

  “美味并非一定是佳肴。很多人只是根据味道决定吃什么,而不是根据营养结构决定吃什么。”马冠生认为,我国居民普遍吃得太过精细,而油、盐等摄入过多。

  王陇德说,预防肥胖和慢性病,离不开生活方式的革命。应该吃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吃得越来越少;不应该多吃的食物如肉类和油脂,却大吃特吃。这种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无疑加重了慢性病发病的几率。

  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修改颁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被称为“膳食宝塔”。王陇德推荐“十个网球原则”的膳食结构:每人全天吃肉不超过一个网球大小;相当于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米、面、谷类等,四到五两);要保证三个网球大小的水果;不少于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

2

  仔细阅读食品营养标签——

  在购买一些饼干或蛋糕类食品时,要留意查看其中含有的能量和脂肪。如果一种产品脂肪含量特别高,它的能量一定也会特别高

  李女士家住北京东三环附近,她的腰围85厘米,每天晚上快走半小时,感觉身上微微出点汗,回家就喝一罐可乐。尽管坚持走路风雨无阻,却总是瘦不下来。

  其实,李女士瘦不下来,就和这一罐可乐有关。她快走半小时消耗了150千卡热量,喝进去的一罐335毫升的可乐含有174千卡热量,消耗的能量又被可乐给补回来,每天白走了。

  马冠生指出,保持健康的体重,就是维持摄入与消耗的能量平衡。换句话说,吃动平衡,在饮食与运动之间找到平衡点,从食物中摄取的多余能量通过运动的方式消耗,达到身体各机能的平衡。

  马冠生指出,肥胖包括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丘脑性肥胖和内分泌肥胖)。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20%—40%。人变胖多数是由于吃进去的食物供应的能量多,而多余的能量便会转变为脂肪,由此产生脂肪蓄积。

  从身体能量平衡观点出发,一方面是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摄入适量的食物;另一方面提高身体活动水平。

  从今年1月1日起,《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正式在我国实施。预包装食品企业必须给食品贴上含有营养信息的标签。营养标签被称为“营养膳食指南”,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以及含有多少能量。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杨月欣指出,《通则》的出台与防控慢性病密切相关。在此次要求强制标示的营养标签中,能量和肥胖相关,钠(食盐)和高血压相关,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相关。

  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坦言,我国居民膳食中盐、脂肪、能量摄入偏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科学研究和国外管理经验证明,食品标签上的营养信息可以帮助公众做出合理膳食选择,可使居民减少饱和脂肪、胆固醇和钠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是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的良好手段,对全民营养教育和健康促进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建议,对于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在购买一些饼干或蛋糕类食品时,应留意查看其中含有的能量和脂肪。如果一种产品脂肪含量特别高,比如100克中含有35克脂肪,它的能量一定也会特别高。能量的数值越高,说明在摄入同等数量食品的情况下,这种产品更容易让人长胖。

3

  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在贫穷年代,我们提倡“勒紧裤腰带”。在生活富裕后,我们依然需要“勒紧裤腰带”,防止肥胖造成的慢性病“井喷”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05年至2015年,中国因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将产生55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专家认为,在贫穷年代,我们提倡“勒紧裤腰带”。在生活富裕后,我们依然需要“勒紧裤腰带”,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防止肥胖造成的慢性病“井喷”。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员张倩说,喝咖啡放几块糖,我们可以自己选择。但是,很多食品里加多少糖,不是消费者选择的,而是商家加好的。以市场上销售的冰糖雪梨为例,每100毫升含糖12.6克,500毫升的饮料相当于放进了15块方糖。

  张倩认为,青少年受广告影响,再加上名人效应,更容易选择非健康的食品。她建议,对非健康食品的广告和营销进行限制或取缔,避免误导青少年的饮食消费。

  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敏认为,在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广方面,最大的难度在于,多数人都倾向于满足眼前的感官享受,而不愿意为长期利益付出牺牲。为了让更多人改变或放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促使其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据悉,平安健康保险公司推出的“健行天下健康促进计划”,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健康奖励和激励体系。通过健康行为和健康饮食的干预,鼓励人们改善并享受奖励。根据会员累计积分的不同,会员分为5个等级,各种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商户折扣比例,涵盖加油、食品、运动和旅行等领域。

  日本政府在推广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中,曾成功地运用了社会营销方法,主要内容为戒烟、增加蔬菜的食用量和增加运动量。关于戒烟,针对大学生对象人群,设计了“为了就职而戒烟”的诉求,利用媒体进行大规模的推广普及。关于增加蔬菜的食用量,他们以40—50岁单身男性为对象,举办了“再多吃一份蔬菜”的推广活动。关于增加运动量,他们以40—50岁饲养宠物犬者为对象,举办了“为了狗的健康再多散一会儿步”的活动。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说,能量蓄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控制体重增长、阻止超重率的提高,也是个长期的过程。她建议,坚持每天减少4%—5%的能量摄入,或者增加步行活动20—30分钟,就可以控制90%的体重正常的人群发展为超重。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处处长施小明指出,我国慢病负担上涨69%,但相应经费与疾病负担不匹配。目前防控经费只占整个疾控经费的2%左右。《健康中国2020》提出,将慢性病防治相关内容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慢性病防治能力建设。

  (编辑:汤云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