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室内PM2.5污染九成来自吸烟 禁烟标识上墙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01/2013 08:06:55   来源:新民晚报网络版   作者:易蓉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随同执法人员在网吧检查控烟情况,用气溶胶检测仪现场测量PM2.5浓度 见习记者 陈梦泽摄

  3月1日,《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将满3年。昨天,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协同公安、食药监和文化稽查等执法部门,针对部分互联网营业场所、中型以上餐厅场所及娱乐场所,开展控烟联合监督执法。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条例实施以来控烟已取得一定效果,但烟民的香烟却还在悄悄点燃。

  烟灰缸伪装成装饰品

  在昨天上午针对浦东两家网吧的检查发现,一家有一定规模的连锁网吧控烟工作基本到位,而在塘桥一家去年开业的小型网吧,虽同样张贴了禁烟标识,室内却有强烈的香烟味,卡座桌上、墙角可以看到烟灰。虽然检查中小网吧“各项指标”都符合《条例》,但网民吸烟的“蛛丝马迹”却显而易见。

  下午,市文化稽查总队针对徐汇区的一家KTV的检查中发现,店家虽按《条例》张贴标识,表面上控烟工作十分到位,但执法人员却发现了一个“伪装的装饰品”——装满黑沙的玻璃器皿其实就是烟灰缸。这违反了《条例》中关于“在禁止吸烟区域内不设置与吸烟有关的器具”的规定,由于是“初犯”,执法人员予以警告。

  “弹性”执法力度不够

  《条例》规定,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执法部门首次发现经营单位有违反条例之处进行教育和警告;可再次复查时,上次的问题改正,却新违反了另一项规定,执法人员就还是只能再次教育和警告。

  至于在禁烟场所吸烟的个人,执法民警吴鑫认为,目前大多数人能听从提醒,掐灭香烟。但在“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的个人,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的条例规定下,执法者的罚单很难开出,执法结束后烟民的香烟还会点燃。

  是否对违反条例的行为“零容忍”?市政协委员张毅律师认为,条例18条规定的“执法机关根据行业管理原则界定”这一条,在实际操作中执行性受到影响,建议统一执法机构;此外,现行条例规程显示了执法的弹性也不利控烟,“其实,执法3年了,我们是否应该考虑‘禁烟’而不是‘控烟’。”

  实验数据让人警醒

  日前,市爱卫办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业指导下,进行了一场“二手烟雾对室内PM2.5浓度的影响实验”,在一间20平方米的室内空间,使用气溶胶检测仪实时记录室内PM2.5浓度情况。在吸烟前仪器测得:原先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吸1支烟用时4分钟内,室内PM2.5浓度升高了5倍之多,达251微克/立方米,达到国际标准设定的“危险”范围;在多次实验后,工作人员还将2根点燃的香烟放置到距离仪器40厘米的位置,仪器数值瞬间飚升,“二手烟”对PM2.5的影响立竿见影;随着更多香烟被点燃,PM2.5浓度越来越大,且打开通风设备30分钟后,仪器显示数值略微下降,却仍居高位。

  据悉,室内PM2.5来自烟草、烹调油烟污染及室内装修污染等,其中烟草占九成。虽可用通风、加湿的方法降低污染,但控烟人士强调:室内禁烟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编辑:汤云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