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进口超市选购食品。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过去,顿顿吃肉才是好生活,如今,人们为了健康开始吃素;过去,人们追求食物种类的丰富多样,如今,人们开始寻找“有机”、“绿色”食品;过去,进口食品就是“高档优质”的象征,如今,人们开始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10年来,人们的饮食潮流悄然变化,但最根本的出发点却始终未变,那就是让饮食更安全、更健康。
事件1 有机农业需求“井喷”
【事件回放】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近10年,当人们谈化肥、农药、瘦肉精色变时,有机、绿色、无公害等各种食品的认证更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而当一些“有机”、“绿色”蔬菜也频频被发现问题后,以餐桌安全为诉求的本土的、草根的自发行为——有机农夫市集又应运而生。
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与其他国家不同:从上世纪90年代始,就有企业开始做有机农业,规模不小,只是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出口市场。同时,官方有环保部门的推动。美国、日本等国的有机认证机构来国内交流,对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也起到很好作用。
2008年,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的严重性一下子刺激了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井喷”,有许多资金进入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开始迅速发展。
有机农夫市集的初衷是为了吃到放心、安全的菜,组织者本身也是消费者,它是一种参与性保障体系。来市集的消费者比普通超市的消费者更认同环保等理念,更看重生活品质,而非虚头八脑的面子。他们很关注食品安全,比较有社交感,愿意和农户、买家聊天,在市集外拜访农户,在微博上进行互动,也比较有责任感,有情怀,关注社会问题,尊重别人,尊重生产者的劳动,珍惜菜不浪费。
有机市集在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交易服务外,还担负着教育的功能。我们会从市集小厨房和代售部分拿出一些来做公益基金,设立生态农业奖学金,让外地农户可以来北京接受有机农业经营。或者专门用于补贴、鼓励农户从事有机农业,并请专家、老农户教给小农户更多有机种植的知识。
事件2 从“吃肉好”到“吃素健康”
【事件回放】
在饮食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有一些人主动放弃了食用肉类食物。素食、素斋的流行,让人在吃得健康之外深思如何吃得文明。
以前人们觉得肉好吃,但现在在很多人的饮食理念里,肉是引发高血脂、能量摄入过高的食物,而蔬菜和水果则是有益健康的食物。几乎所有人都能接受少荤多素的健康理念。
在肉源动物的饲养、生产环节上,更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于是,我从2008年底开始吃素。毕业上班后,需要在外就餐,就叮嘱餐厅做不要放猪油的素菜。我认为现在餐馆里素食的选择面也越来越大,亲朋间也都能理解我的素食坚持,点菜时都会友好地让我先点。父母也很认同素食,因为他们看到我吃素后没有营养不良,各方面状态都很好。我认为素食是一种理念,10年前,人们好不容易吃顿肉,没有人愿意吃素。现在不一样了,人们认为吃素健康,如果担心素食会带来营养问题,可以参照《素食者膳食指南》。
事件3 进口食品“走下神坛”
【事件回放】
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曾一度让人们更加青睐进口食品,消费者在全球“疯抢”外国婴幼儿奶粉,进口食品超市也越开越多。但进口食品一定优于本地食品吗?一定比本地食品更安全吗?通过人们的实践,消费者已开始理性分析进口商品的优劣。
过去,人们大多认为进口食品就是“优质”的保证。其实,进口食品也分不同情况。
常规食品的进口食品多数是比较大的品牌。生产者规模大,利润率相对较高,所以更加重视产品质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进口产品就是“高质量”、“安全”的保证。没有人能保证任何一个厂家的食品“绝对不会出问题”。
还有一些中国不产或者产得不多的食品,其卖点实质上跟营养安全通常无关。如橄榄油、三文鱼、蓝莓之类,主要是“物以稀为贵”、“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想法让它们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此外,同一种动物或者植物,会有不同的品种,因此会导致风味、口感、外观的差异。比如加拿大的双低芥花油、新西兰的奇异果等等。能够做到行销国际的产品,在品种上往往也有更多优势。
进口食品深得人心的一个心理基础是历史原因。以前都是把“远销海外”作为一种产品品质优越的标志,于是人们的潜意识中会认为“能够出口的就是优质的”,同样的心理暗示下也会认为“进口的就是优质的”。但出口与进口,只是找到了合适的销售渠道而已。就产品质量而言,只需要满足进口国的检验标准即可,而这个标准,对本地企业是一样的。
■ 潮流词
健康教育专家“持证上岗”
从张悟本的绿豆茄子到马悦凌的固元膏,越来越重视健康的人们,也越来越容易被所谓的“健康专家”忽悠。2011年8月,北京经官方认定的251名健康教育专家“持证上岗”,让人们意识到,健康教育更需要严谨科学的态度,而不是耸人听闻、神秘兮兮的各种“禁忌”。
盐勺油壶
中国居民普遍饮食过咸,食盐摄入量偏高,即便是在饮食较为清淡的广东地区,据2002年广东省居民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城市居民每日摄入食盐8.7克,比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日6克标准高出45%。
为了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限制食用盐和油摄入量,社会开始推广限盐勺和控油壶。这反映了全社会对膳食营养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的重视。不过,“重口味者”仍难免在烹饪时多放几勺。
(编辑:汤云佩)
?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