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LG冰箱问题频曝光 口碑不佳做成功企业像空谈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3/2012 16:57:32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者按:2012年,LG迎来了其在华的第19个年头。在这一年,LG成为了媒体备受关注的一家外资企业,缘因频频被曝光的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售后问题,之前更是被指责成为“问题公司”。据四川新闻网财经中心了解到,LG冰箱频频被曝光质量问题,相关业内人士纷纷表示LG公司存在短板,这让LG之前提出的“要做一家成功的中国企业”更像一句空谈。

  冰箱问题频曝光

  据《安徽卫视》报道,7月4日,家住玉环玉城北山村的连女士怎么也没有想到,家中的LG冰箱会突然爆炸,还把整面墙炸出个“大窟窿”。在现场,记者看到莲女士的厨房和餐厅里是一片狼籍,满地都是爆炸后的墙体砖块,冰箱的背面金属包皮也炸出了壳,许多地方都烧焦的痕迹。因为当时爆炸的时候,林阿姨和保姆刚好的在厨房里做饭,餐厅没有人,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不过她们想起来还是有点后怕。据了解,林阿姨这个冰箱买回家已经有三年多了,今年上半年送到特约维修点修过一次,这两天冰箱经常发出滴滴的声音,她也觉得有点不劲,但怎么也没想到会把家里炸成这样。

  据《杭州网》报道,刘女士家的LG冰箱买来已经有四五年了,一直使用得很好。上个月冰箱突然不制冷,所以她把冰箱送到了LG维修部。一周后,冰箱修理完毕,被送了回来。但让刘女士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不制冷的问题修好了,却很快又多了个新问题——漏水。刘女士与LG维修部展开了一个多月的拉锯战,至今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据《金陵晚报》报道,郑先生告诉金陵晚报记者,他的冰箱是在2003年买的。从今年4月份开始不制冷了,不仅冷藏时会结冰,冰箱外面的显示屏按键也不是很灵敏。于是4月28日他拨打了售后服务电话,4月30日下午维修人员上门维修好了,费用170元。郑先生说,当时负责维修的师傅告诉他,要是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这个钱是可以退的。5月2日,冰箱又出现了结冰的问题。郑先生给当时的维修工董师傅打电话,第二次师傅来修好后,告诉他,如果后面再出现问题,可以再打电话给他。让郑先生始料未及的是,没过几天,相同的问题又出现了。第三次,他又给董师傅打去电话时,对方已经不接他电话了。不死心的郑先生,以一周一次的频率给维修工董师傅打电话,但是对方的电话一直都无人接听。直到6月份,对方称要和公司领导反映。没想到,到了7月份维修的董师傅又不再接他电话了。

  口碑不佳短板重重

  家电观察家梁振鹏日前表示,就LG这家企业来讲,它的产品一直以来就存在产品质量和口碑不佳的状况,他们走的是高端战略,价格偏高质量却不佳,在中国亏损已有几年,导致现在的战略收缩。“虽然说韩资企业在空调领域,甚至白电领域在华的境遇不佳,但是LG和三星还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三星白电在华的衰退主要还是营销定位上以及外资品牌都有的原因,而LG还存在产品质量上的原因。”

  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认为,韩资企业在中国与中国的本土品牌相比不存在比较优势,在品牌、渠道、终端、消费者都较弱,而制造上就更无法与中国本土企业比较,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是短板。

  “这些韩系、日系品牌,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2004、2005年打着中高端的品牌旗号,在中国市场还能够有着较好的市场。然而近几年来,中国渠道形式发生了变化,以前以国美、苏宁或者企业分公司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形式现在占比仅仅为30%,网购成为主要购买模式,这也就使得这些外系品牌在服务上跟不上,而像LG这样的企业又经常出现质量问题,韩系品牌形象也不再那么光辉。”家电观察家于清教表示。

  做成功企业像空谈

  自进入中国起,LG先后进行了多次战略转型,但不论如何,坚持亲华,发誓要和中国成为一家人,即“要做一家成功的中国企业,而不是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外国企业。力争实现生产的本土化、产品的本土化和人才的本土化”的本土化策略,始终未变。然而,如今这却更像是空谈。

  事实上,LG并非意识不到大势的转变。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LG便意识到中国市场在全球地位的日趋重要,进行了入华来的第一次战略调整,逐步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开发力度,直接参与中国市场竞争;2005年,更是将此前12年靠规模赢得市场的战略一举调整为价值为导向,开始向中国卖高端、卖品牌。

  (实习编辑:汤云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