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瓶雪碧倒出来的液体是黄色的
中国网7月31日讯(记者姚毅婧)今年5月28日晚,在福州某餐厅吃饭的林小姐在喝雪碧不久之后呕吐不止,经检查食道被轻微灼伤。经过医生初步诊断,林小姐喝下的是含氯的消毒水,该事件曾一度被媒体“热炒”,并得到中国网财经中心持续关注。近日,厦门可口可乐装瓶厂在接受中国网财经中心采访时透露,问题雪碧样品检测结果成份为次氯酸纳溶液,但其从何而来,公司并未能够“追根刨底”。该公司人士还表示,基于人文关怀,公司以现金的方式为消费者早日康复提供了帮助,具体数额不便透露。
事件回放:雪碧致消费者食道灼伤
今年5月28日晚,在福州某餐厅吃饭的林小姐在喝雪碧不久之后呕吐不止,经检查食道被轻微灼伤。经过医生初步诊断,林小姐喝下的是含氯的消毒水。
另据媒体报道,28日晚,当地媒体记者前往事发餐厅,看到了这瓶“雪碧消毒液”。这瓶生产厂家为“厦门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产于“2012年3月22日”的雪碧,倒出的汽水呈淡黄色,和正常的雪碧汽水不一样。拧开瓶盖,记者闻到一股刺鼻的消毒液的气味,沾到手上,还有些发痒。
餐厅相关负责人何女士表示,雪碧变成消毒水绝对和餐厅无关,餐厅从来不用消毒水,餐具洗涤一直用洗洁精。经检查,该瓶雪碧没有被工作人员开启过,餐厅之前也没遇到顾客喝雪碧喝出消毒水的投诉。
疑点追踪一:雪碧饮料为何变成次氯酸纳溶液?
致消费者林女士食道灼伤的“雪碧消毒液”成分究竟是什么?厦门可口可乐装瓶厂公共事务及传播部经理蓝女士告诉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事发后,其公司进行了严格自检,并将同批次雪碧产品送往福建省官方(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同批次雪碧产品均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蓝经理称,问题雪碧样品检测结果成份为次氯酸纳溶液,这是一种类似巿售含氯的消毒水。
蓝经理强调,送检结果表明,这瓶问题雪碧完全不是雪碧产品,不含任何雪碧饮料的成分,就是一瓶氯酸纳溶液。
“次氯酸纳溶液”为何会出现在未开封的雪碧瓶子里?对此,蓝经理表示,“我们并不清楚”,次氯酸钠溶液此种化学成分不存在于雪碧产品生产线过程中,显示问题并非源自生产过程。她称,在其他市场曾经发生过个别的消费者同类投诉,查明的原因是有人将其他液体装入了饮料瓶中,他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误饮。最后,她强调,“这只是推断”。
疑点追踪二:“问题雪碧”从何而来?
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注意到,事发餐厅相关负责人何女士表示,雪碧变成消毒水绝对和餐厅无关,餐厅从来不用消毒水。经检查,该瓶雪碧没有被工作人员开启过。
那么,这瓶“问题雪碧”从何而来?蓝经理表示,从其公司到该餐厅,其间有很多流通环节,没有办法查到底是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事件发生后,其公司也及时彻底检查了有关仓库、批发商环节,并未发现异常。
蓝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曾和消费者确认过饮用前瓶盖是否密封,但由于这瓶问题雪碧是林女士的朋友开启的,所以他们对此细节印象模糊。
疑点追踪三:消费者最终究竟得到怎样的赔偿?
当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问及有关赔偿事宜时候,蓝经理强调,由于并非源自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是“基于人文关怀”,并非“赔偿”。她表示,公司与消费者及餐厅三方已于较早前达成共识,基于人文关怀为消费者早日康复提供了帮助。
当记者问及是以何种方式“人文关怀”时,蓝经理表示是现金的方式,但可能涉及消费者个人隐私,故不方便透露具体金额。
蓝经理表示,事发后,公司一直和消费者保持联系,目前林女士已经康复,已无大碍。记者提出欲向消费者求证此事,希望其提供消费者联系方式时,她称,消费者希望不再被媒体打扰,需先征得消费者同意后才可提供。
- 链接
“含氯水”风波
2012年4月17日,可口可乐经历一场“含氯水”风波。可口可乐(山西)饮料有限公司的员工爆料,称公司在管道改造中,将消毒用的含氯处理水误混入饮料中,涉及9批次、12万余箱可乐。涉及此事的可口可乐(山西)饮料有限公司停产整改,而涉事批次产品也可换可退。
(实习编辑:汤云佩)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