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高温催热熟食冷菜 细节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2/2012 15:58:23   来源:南方网

  申城遭遇连续高温天气。厨房成了“火炉”,许多市民纷纷购买熟食回家吃。超市、餐馆、菜场、路边摊等地熟食热销的同时,食品安全隐患也暗暗冒头。记者从市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热线12331了解到,刚过去的五六两个月,关于熟食方面的投诉,相当于今年一至四月有关熟食投诉数量总和的两倍。相关投诉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者购买了无证加工的熟食,另一类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熟食,消费者或怀疑购买时就有问题,或未及时食用和保存而出现问题。近几天,记者走访了沪上熟食销售的各种渠道,希望从细节中寻找安全隐患。

  【镜头一】世纪联华和家乐福超市

  标签提醒“回家进冰箱”

  昨天下午,在上海体育场地区的世纪联华超市,记者看到,熟食柜台的营业员都穿工作服,头戴卫生帽并戴口罩。熟食都包装好、贴上标签,放置在玻璃封闭的柜台里。工作人员称,熟食的存放温度,在价目表上都明确标注。超市内的熟食存放温度一般在0-4℃。

  熟食的种类丰富,包括炸猪排、花生、红烧鱼等,销售情况也不错。“当天基本上都可以卖完。卖不完的话,我们会销毁。”

  同样,在家乐福中山公园店,熟食柜台也是生意红火。各种各样的冷拌菜都放在大盆里,每个大盆上面都有玻璃盖子,盆内附带夹菜的塑料器具。顾客如有需要,可从工作人员手里取一个不锈钢碗来自助,要多少装多少。记者发现,有些顾客比较自觉,取完一种便盖上盖子,而有的顾客则装完算数,不盖盖子或随手一盖,让熟菜暴露在外面。过段时间,工作人员会来整理一次。“这些冷拌菜都有保存要求,打印的商品标签上都注明‘回家请放冰箱冷藏’。如果过了保质期还没卖完,我们会集中销毁掉。”

  【镜头二】徐家汇商圈山林熟食店

  取熟食的师傅不接触钱

  徐家汇商圈附近的山林熟食店,工作人员均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手套,柜台内有空调控制温度。顾客想买什么,由工作人员取,到柜台称重、计算价格,顾客付钱取货。整个过程中,负责熟食销售和收银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取熟食的师傅不接触钱。

  而罗香路上一家有熟食外卖的面店则显得相对粗糙些。卖熟食的房间内,装有一个挂壁式空调和一个电风扇,没有专门的熟食储藏柜。工作人员在为顾客切熟食时戴手套。晚上7时后,熟食销售基本结束,房间里放熟食的桌子上有不少准备烤的生鸭子,和一些面的浇头。

  【镜头三】国和路某菜场内熟食摊

  光靠电风扇给熟食降温

  杨浦区国和路上的一个菜市场热闹非凡,一个熟食摊藏身在市场内。烤鸡、烤鸭样样有,装在长方形的不锈钢盘子里,在桌子上一字排开,个个看上去颜色不错,让人垂涎。

  天气太热,老板也怕熟食出问题,专门在熟食的上方装些电风扇用来降温,自己也卖力地用扇子驱赶着蚊蝇。老板自称价格比超市便宜不少,生意还不错,主要是市场内其他摊贩和周边居民在买来吃。

  “你这些东西暴晒在太阳下,光靠电风扇怎么行?坏掉了,会怎么处理呀?”老板没有回答,走到一边和别人聊天去了。

  【镜头四】龙漕路轨交站流动摊贩

  货架油腻没有保鲜措施

  轨道交通三号线龙漕路站附近,傍晚下班高峰时总会聚集不少摊贩。他们将摊点设在车水马龙的龙吴路边,一旁的助动车、自行车驶过,扬起许多灰尘。

  摊主多是外来人员,一般都骑着黄鱼车。这些黄鱼车都经过改装,车身改装成了一个玻璃包裹起来的货架,黄鱼车下配一个电瓶,给一个小电灯供电,为的是在夜晚照亮货架上的鸭脖、鸭头之类熟食。没有任何合法的经营证件,更谈不上有什么低温保鲜措施。存放熟食的货架油腻腻的,积了不少灰尘,可浓郁的香味阵阵扑面而来。“这东西味道怎么香得有点怪?”小摊贩漫不经心地回答:“用了很多香料,香呀,人家就是喜欢这种味道。”

  这些流动摊贩一般在傍晚出现。主要的顾客是一些下班回家的人。“生意不错,基本上做出来的东西三分之二能卖出去,毕竟我们的东西比起熟食店、超市便宜多了。”一个摊贩边说,还要照顾客人。一只手刚收过钱,就套上一个油腻的保鲜袋给顾客装起“美食”。

  (来源:新民晚报)

  (实习编辑:汤云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