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口感及保持固态,老酸奶多添加明胶。
网友认为“内幕”直指工业明胶被用于食品,尚无食品安全机构和相关厂家回应
昨日,两位带V实名媒体人先后在微博上发布“提醒”,称“不要再吃(老)酸奶、果冻”,缘由是“哪天你们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该比喻使得“破皮革”变明胶,被添加到食物中的说法在微博上热传,食品安全再度成为关注焦点。
昨日凌晨,经济观察报调查新闻部记者朱文强在其新浪微博中发帖称,“今晚群聚扯淡,央视一哥们说,以后你们谁也别吃果冻和酸奶了。大伙问为啥,他弄了一比喻说,‘哪天你们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其实这才是今年315晚会的重头,可惜片子没播。’”
就在大家猜测“皮鞋”和“酸奶、果冻”怎能扯上关系时,中午时分,央视主持人赵普的微博再添一把火:“转发来自调查记者的短信。同志们: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
据此,网友认为所谓“内幕”直指“一些由废弃垃圾皮革所制的工业明胶被用于食品添加中”。
下午,朱文强和赵普先后删除了所发相关微博。不到一日,该消息的转发量仅在新浪微博上已经超过13万,评论也有数万条。有网友认为,知名的媒体人士不应“语焉不详”爆料,“如果某个牌子的老酸奶内幕可怕,可以不吃。但推翻全行业貌似过了。”“从皮革胶到酸奶、果冻行业的证据链并不完整,只看到有企业曾炼制垃圾皮革明胶,不能确定哪家企业、哪个品牌使用它。这种耳语式的传播会损害媒体公信力。”但也有网友认为,网友应该先知情,信息可以在流动中获得“补足”。如果一个行业经不住一句质疑,这个行业就应该反思。
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有食品安全方面的官方机构和相关厂家对此事公开发言。
危害
工业明胶含有毒化合物
据悉,明胶分为食用明胶和工业明胶。业内人士介绍,明胶最初是从动物的皮或者骨头水解熬制而来,如保健品阿胶,其实也是明胶的一种,只是在选材和工艺上有所不同。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表示,只要是用新鲜的、经过严格检疫的、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动物骨骼或原皮加工,用全封闭的流水线进行烘干和粉碎,生产出来的明胶是可以食用的。“食用明胶只要在标准限量内,不会影响健康。但是用废皮革炼出来根本不能用于食品加工,当然不能吃。”据了解,这种由废皮革制成的明胶,其中往往含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用这种原料生产水解蛋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重金属六价铬等有毒化合物。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营养科主任贺青表示,人的体内都存有少量铬离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的三价铬。它是葡萄糖耐尿因子的关键成分,可促进胰岛素的作用,影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代谢。“而六价铬是强氧化剂,若它进入体内,取代了正常的铬离子,将影响这些正常物质的代谢,而且损伤黏膜,形成溃疡。”
鉴别
食品添加工业明胶难检测
据了解,老酸奶价格较普通酸奶高出一倍,甚至数倍。各大奶制品企业争相出炉自己“古法炮制”的老酸奶。
到底老酸奶与普通酸奶有何区别?老酸奶其实只是在传统的发酵奶的基础上,稍加一点改良和靠加入一点儿明胶等凝固添加物,使之更稠一些。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昨日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的老酸奶源自青海,其采用的奶源来自牦牛,经加工后即使不放冰箱,也可以20天不臭;而我省所用的奶源为黑白花牛,做不出这种效果。企业加入食用明胶,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喜好,让其口感更滑、更稠,不至于在运输途中散开。老酸奶和普通酸奶在营养价值上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市民在挑选老酸奶、果冻等食品时,该如何鉴别其添加的是食用明胶还是工业明胶呢?
王丁棉表示,由于不法企业用废皮革制成的明胶也是无色无味,因此市民无论是用肉眼看,用鼻闻,甚至用嘴尝,都无法辨别,只能靠专业机构检验,主要是测里面的重金属及蛋白质分子结构等。不过,记者查看了2010-2011年广州市工商局检测老酸奶的项目中,并未列出检查重金属。
据毒理专家表示,工业明胶本身就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里,因此一般不会想到去检测这些项目。专家表示,因没有标准及方法,难以检测食品中添加的是食用明胶,还是工业明胶。
本地连线
广州市场酸奶合格率100%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工商局网站了解到,2010-2011年广州市工商局共检测流通环节酸乳459批次,实物质量合格批次459,实物质量合格率100%。主要检测项目包括蛋白质、黄曲霉毒素M1、大肠菌群、三聚氰胺等。此外,2010-2011共抽查果冻120批次,实物质量合格批次116,实物质量合格率96.67%。主要检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残留量、总砷、铅、铜、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中,不合格产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反映果冻产品中含糖量大小的重要指标)、糖精钠、甜蜜素等项目检测不合格。
“问题明胶”曾多次曝光
其实,“破皮鞋”和食品的联系,早已不新鲜。
早在2004年,央视《生活》栏目曾对山东省博兴县兴福镇、河北省古城镇、温州市的水头镇等地的如何用废弃皮革生产“垃圾明胶”,并流入食品链条进行曝光。当中提到,河北省古城镇以蓝色丝状的皮革下脚料和工业用的生皮便是明胶的原料,经过石灰浸泡、盐酸浸洗以及长时间熬煮后,再用双氧水漂白,冷却后就变成了明胶。
2009年5月,《北京科技报》以“皮鞋变果冻”为题,再次揭露山东博兴县兴福镇从废料皮革制作“食用明胶”销往各地。
同样还是博兴县兴福镇,2010年12月,《城市信报》再度撰文,称此地“废旧皮革熬成垃圾明胶,可能流向食品领域”。
此外,经过了三聚氰胺、激素奶粉等刺激的奶粉市场,2009年又出现了“皮革奶”。有专家表示,长期食用“皮革奶”可能会致癌。2011年初,媒体报道中依旧称“皮革奶原料市场仍有销售”。
微访谈
果壳网组织专家与网友在线交流解惑——
最安全做法:购买正规产品
@C_君记问:如果真的是用破皮鞋炼制的,对身体到底有多少坏处呢?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生@阮光锋:在皮革加工中使用到许多有毒的化学试剂自然可能会有残留,其中,尤为提起是的一种重金属——铬。金属铬会破坏人体骨骼以及造血干细胞,长期食用会导致骨质疏松,严重的会患上癌症。
@烟落果凝问:到目前为止,是否有明确哪些品牌可疑呢?在大型超市里买的能否放心食用呢?
@果壳健康朝九晚五:这次争论源自一条语焉不详的微博,但未指出品牌。事实上我们还没有看到相关证据,无法对现象是否存在、涉及范围下定论。我们希望能看到这类证据。在此之前,购买合格正规的产品仍是最安全的做法。
@骑猪逛问:从生产工艺来讲,果冻和酸奶使用所谓工业明胶是否可行,能否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酸奶和果冻?
乳品专业博士@少個螺絲:这里的问题不是果冻和酸奶,这俩难兄难弟只是躺着中枪了。问题的关键是来自于皮革水解物的工业明胶被一部分人非法地使用在了食品中。如果工业明胶能被用在果冻和酸奶中,它也肯定会被用在其他一些需要使用明胶的各种食品中。
链接
食用和工业明胶价格相差巨大
据《北京科技报》报道,中国明胶协会理事长王敬忠算了一笔账:1吨正规食用明胶的原材料,价格高达2000-3000元,而一般的皮革下脚料,1吨仅需要100-200元。但是,进入市场后,1吨食用明胶的收购价都在2万-3万元。“目前,国内生产食用明胶的不法小厂家有100多家,然而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只有20多家。不仅仅是在山东,河北、江浙一带都是这些假冒食用明胶的根据地。”
(编辑:邹浩)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