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同质新疆枣 为何塔河首尾两重天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15/2012 11:14:34   来源:食品产业网

  10月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下了雨。十三团七连职工刘树清看着天,喃喃自语:“雨可别连着下啊!”

  刘树清承包经营的18亩灰枣,去年栽种,今年嫁接,部分结枣,估计总产灰枣有一吨。

  农一师阿拉尔市栽植红枣65万亩,约四分之一进入盛果期,四分之一结果不到三年,四分之一头年结枣,预计今年总产可突破20万吨。

  时下正值红枣成熟的关键期,阴雨连绵会导致灰枣皮破裂,滋生黑斑病,枣农一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在所难免——一下雨,自然忧心如焚。

  老天似乎很关照枣农,雨很快就停了。然而,枣农依然高兴不起来:枣子依然在树上,却不知道市场在哪里——效益之神迄今不曾光顾。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都说新疆若羌枣好,哈密枣好,和田枣好,图木舒克枣好……其实,行家心中有数,新疆的枣都好,形成“好”之说,原因无非:有的种植时间长,宣传得好,形成了品牌,知名度高;个人口味喜好不同;加工的需求不同……在生产红枣高端产品的商家看来,农一师阿拉尔市的灰枣量大质优,是收购的首选。

  往常,进入9月,农一师阿拉尔市就商贾云集,繁华热闹。2010年10月,首届“中国·阿拉尔红枣文化节”更让这片土地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三抢”(抢收、抢售、抢购)景象。每个商家都生怕过了这个村便没有下一个店,看一眼枣园,就急不可耐地下订单,全额支付购买金。虽然品种和结果年限不同,却卖出了天价;每个枣农都显得异常兴奋,较早经营红枣的承包户,收获了一生少有的巨款,农一师十一团净收入百万元人民币的有20多户;十三团十二连很多职工家门口的一亩枣也创下了3万元;头年定植灰枣的农户,从别人的喜悦里收获了坚定的信心和无限的希望;曾几何时,团场领导苦口婆心动员大伙定植红枣,响应者寥寥无几,收效甚微;现在,团里刚提出一家双农户的,实行“一人10亩枣30亩棉”,无不积极响应……

  10月已经过去,枣在树上即将变干,却不见收购商的身影,大多数枣农没有签到一份订单。

  ——有人说,这是抢购大战黎明前的宁静;有人说,恐怕这宁静要延续到来年。

  黎明宁静探源

  记者从很多报道中了解到,若羌、和田在新疆较早倡导农民经营红枣,引进了全国经营枣业知名企业办加工厂,“政策引导、龙头带动、品牌开路,质量保底、市场调节”的作用得到极大发挥,小小红枣使众多农民走上致富路。

  记者走访了塔里木河下游农二师的几个团场,这里的红枣定植面积逐年增加,今年枣的售价和若羌县枣的基本一致,仍然保持了去年的水平,销售通畅。

  同一条河流,同质新疆枣,缘何首尾命运两重天?

  ——原因复杂,祸根埋于2010年:

  枣农诚信度低。众所周知新疆果品质优价廉,很早就有众多有识之士来到新疆低价从果农手中收购果品再运到内地高价出手,赚得钵满盆盈。2010年内地产枣区货源紧张,大量中间商蜂拥入疆,竞相抢购,囤积,将红枣价格越“炒”越高,不少枣农抱着“捞一把是一把”的心理,把没有干透、低等级枣“巧妙”出手,致使中间商在转运途中尝尽苦头最终大亏血本——中间商今年自然冷静得多。

  品质受天气影响而下降。10月中旬举办的首届“中国·阿拉尔红枣文化节”结束后不久,这里出现了少有的秋季连绵雨,不少中间商预付了数万元订金,获悉阴雨连绵致使大批灰枣破皮患黑斑病,他们宁可舍弃订金也再未到这里露面……今年,不少中间商改做其他产品。

  缺乏整体营销战略,广告宣传手段不配套,没有知名品牌。仅仅几年工夫,农一师阿拉尔市就定植红枣65万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准军事化的组织优势。枣由千家万户定植,果自然由千百农户收获。但是,如此大的定植面积,如此大的产品总量,谁来销售?怎样销售?市场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目前的形势让人很难看出“组织”是否有完整的战略规划和解决办法。据内部人士透露,首届“中国·阿拉尔红枣文化节”是在新疆兵团首长的推动、参与下举办的,之前没有实施坚持不懈、艰苦卓绝的广告宣传,之后也没有品牌打造工作的配套跟进……另据业内人士透露,中间商从农一师阿拉尔市收购的枣,运到内地,往往打着若羌、和田、图木舒克市等地的知名品牌出手。

  本土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资金实力低,尚未未形成龙头的带动能力。农一师阿拉尔市几乎每个植枣团场都有规模不大的红枣加工厂,加上坐落在阿拉尔市1号工业园区的几个红枣加工厂,即使满负荷生产也难吃进总产量的50%——没有价格的话语权和引导力。此外,受抢购风的影响,这些厂去年在高价位上收购了大量枣,加工后销售却没有赚到预期的利润,截至今年9月底,仍有数千万元的陈枣库存;银行贷款较往年难,新枣购与不购,举棋难定。

  枣农销售期望值就高不就低。十一团副政委周明曾经主抓过园林工作,对于红枣各个时期的成本和预期利润自有明细账。他分析枣农的心理说,枣农总期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栽培期和结果期的所有成本并能获得更多利润,总期望中间商上门求货;枣农普遍认为2010年红枣售价高也罢低也罢,今年,低于去年的价出手就是亏损,这是中间商至今不曾问津的重要原因。周明认为红枣售价高是特殊环境下造成的,很不正常;今年红枣价格低于去年,分明已成定局;月有阴晴圆缺,市场潮起潮落,枣农应有心理准备,该出手时就出手;如果死守去年的价格,情形只会更加不乐观。

  枣农质量意识不强。一位园林站站长认为,受抢购风影响,一些枣农片面追求产量,不重视疏花疏果,导致树上挂果过多,红枣个头偏小,品质降低。

  宁静如何打破

  有人认为“宁静”的背后是耐力的较量,心理的对峙。

  在农一师师部所在地的阿克苏和阿拉尔市各大宾馆,活跃着中间商的身影,回荡着中间商的声音。他们商议着今年如何应对枣农的策略,达成共识:等一等,再等一等;看一看,再看一看。

  10月25日,记者在农一师十三团团部大路旁看到了一家枣业企业收购红枣的横幅,标有价格和电话,之后在别的团场看到了同样的横幅。记者采访了不少团场和连队,回答都是:“至今不见中间商来收枣。”

  基于此,农一师阿拉尔市召开紧急会议,出台了指导销售价,号召各团积极应对,统一行动:一方面引导枣农打消以往高价出售的幻想,一方面要求职工不能低于师市的指导价出手。

  其实,枣农知道,假如真的按师市的指导价出售,利润也远远高过目前的其他农产品。

  商家将怎样应对?商家只笑却并不回答。

  宁静何时打破?

  ——谁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