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乳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之后,从整体上来讲,国内乳业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在局部上,国内乳制品仍然面临严峻的质量问题,而且,在质量问题还未解决的时候,国内各大乳企又纷纷涨价,这种顶风涨价的行为究竟是为何?
近日来,国内一些超市相继接到三元和蒙牛涨价的书面通知,伊利也做了口头涨价的通知。在蒙牛“致癌门”未结束的时候,蒙牛等国内乳业巨头纷纷涨价,这种集体涨价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虽然企业宣称是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所引起的,但据相关专家分析,原材料成本不足以构成价格上涨的原因。
据了解,在江苏省,光明、伊利两大品牌各款鲜牛奶在近期的售价都有所上调。其中,光明上调10%,伊利上调8%,南京市场950毫升一盒的光明优倍高品质奶售价从15.9元涨到了16.9元。大企业的价格上调,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一些小企业的价格上涨,从而就造成了国内乳企陷入一片“涨”声当中。
但是在乳制品价格上涨的同时,不得不看到,价格应该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之上,尤其是此次蒙牛风波还未结束的时候,对于企业来说是否应该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而对于政府来说,对于乳制品的监管也应该逐步加强,充分发挥企业与政府各自的功能作用,让乳制品涨价合情合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