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阶段洋奶粉陆续“奔三”后,近日惠氏率先迈进4字头,旗下,涨价原因是配方升级和成本上涨。虽然其他洋奶粉品牌均表示暂时没有涨价计划,但还是激起年末涨价潮是否再来的猜测。
奶粉迎来“4”字头时代?
去年,还在为洋奶粉纷纷进入3字头而大喊洋奶粉涨价有恃无恐。今年,已经有洋奶粉率先迈入400元大关。日前,有超市和母婴店接到惠氏方面的涨价通知,惠氏旗下高端产品启赋配方奶1阶段产品的价格每罐将从378元上涨到超过400元。惠氏方面向媒体证实称,价格从12月开始上调,原因是升级配方和成本上涨。由于“启赋”的配方进行了优化,部分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优质蛋白α乳清蛋白的含量,优化了蛋白质的结构。同时,为了配合新国标的要求,对部分营养素含量进行了调整,由此造成的生产成本上涨是导致调价的主要原因。据悉,调整后900克产品的统一零售价将达到408元。
然而,惠氏并不是将洋奶粉价格带入400元大关的唯一厂家。10月,雅培推出有机奶粉“菁智”系列,1阶段产品的价格为468元。和8月雅培推出售价330元左右的“亲护”系列相比,“菁智”上市非常低调,没有媒体发布,在卖场也没有特别的促销。
不过,跟一些“概念型”的产品相比,主流洋奶粉进入四字头并不是最贵。德国特福芬有机奶粉1阶段一盒600g售价378元,而合生元部分产品也是500元开外的售价。
其他品牌将跟涨?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此次惠氏奶粉提价,也可以说是对市场承受能力的一种先期预测,一旦市场反应稳定下来,其他品牌必将跟风涨价。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洋奶粉涨价的脚步从未停止,起初洋奶粉的价格大多在100-180元之间,最多也不过200元左右,然而平均价格以每年10%-15%的增长速度使不少“洋奶粉”进入了高价行列。
对于惠氏此次调价,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认为,这种价格已经与其成本价格不相匹配了。此次惠氏涨价以成本上涨和配方升级为理由,但是实际情况来看,婴幼儿奶粉的原料成本价格并未持续上涨,反而近期有下降趋势,而配方升级一说,却更难以让人信服,新国标对奶粉成分的规定并未出现大幅度改变,而升级配方环节所造成终端产品价格的上涨也不过10元左右。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广东省进口奶粉6.8万吨,同比增加18.8%,进口平均价格每吨为2.43万元。虽然奶粉基粉占成本价不到一半,但乳业专家王丁棉则认为,从奶粉的主要原料国际奶源价格看8月份开始趋势是下跌的,原来每吨价格曾探高到3万-4万元,而现在已经低于2.8万元。“所以说并不是某一种原料或配方引起了奶粉的涨价,而是厂家一早订好的利润宗旨决定的。它们是透过分次涨价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终目标。”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分析指出,这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对我国乳业行业的信任度不够,乳业新标准出台,行业标准不升反降、国产奶粉频频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如此的行业环境如何博得消费者的信任?而另一方面,洋奶粉也正是认准了国内消费者对高质量奶粉的市场需求,利用消费者认为高价等于高质量的消费心理,大肆宣传其配方营养升级,同时开始疯狂涨价。
对于惠氏将带动新一轮涨价潮的传言,记者咨询多美滋等几家洋奶粉企业,均表示未有调价计划。
■链接
澳优网上促销 揭露奶粉利润空间
日前,淘宝商城“双十一”促销,澳优宣传进口奶源的配方奶粉售价99元。而此后,澳优方面先不将原价为每盒200元、同样声称为进口奶源的“澳优A选”奶粉改成罐装并卖低至120元。在澳优的媒体通告中显示,进口奶粉渠道成本普遍在30%-40%,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还能把渠道成本节省下来。
这一点记者也从广州一些洋奶粉经销商处获得证实。惠氏奶粉经销商谭先生透露,一般出厂价为超市终端售价的6折左右,因此母婴店等渠道因为铺货费相对大型卖场较少,所以价格相对“有的谈”。不过行业人士则认为,虽然配方粉硬性成本如基粉和其他配料的成本变化不大,但渠道费用、宣传费用以及物流和人力的费用逐年增高,因此最后不得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新进入市场的奶粉,只好博概念卖高价,价格低了还没人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