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菜价大起大落 “很多种菜老手也把不准脉”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1/2011 10:19:03   来源:大众日报

  ◆核心提示

  如同一个轮回,在波峰波谷不断的交替中,临近年终,卖菜难再次上演。有些地区应时蔬菜的滞销让一些菜农不得不承受卖菜的难处。这样的循环让众多种菜的老手也摸不透其中的门道,到底是怎么了?菜农在发出这样疑问的同时,自身也在苦苦思索解决之道。

  □ 本报记者  刘江波

  本报通讯员 赵 军

  “不知道哪个炕头热乎”

  11月23日傍晚,省城青年东路的路灯早已亮起。借着这些灯光,老张仔细地整理着三轮车上的蔬菜,一根根地理顺着散落在地上还带着缨子的胡萝卜。看样子,老张今晚又得在车上熬一夜。

  “太冷了,根本睡不着,也就是‘意思一下’,睡得晚,醒得早,因为还要赶早市卖菜呢。”老张指着车上的菜,“拉菜的商贩有时也很挑,单种一种,人家还不拉,就种了不同的菜,不过还是不好卖,最后还得自己卖。”

  担心菜难卖的同时,老张也在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去年去打工了,因为前年的菜价不好;但是去年的菜价很好,所以今年自己又回来种地,没想到还是没有赶上‘步点’。”

  记者了解到,像老张这样的菜农不在少数,他们徘徊于打工和种菜之间,但又缺乏对于市场的准确把握。他们笑称自己这是“不知道哪个炕头热乎”。

  “像我这样能够到城里来卖菜的还是少数,大部分菜农主要还是通过商贩把菜运出来。”老张说,他已经决定以后不再出去打工了,“还是种地好,尽管有赔有赚,但是家里的活不耽误。”

  “种菜老手也把不准脉”

  老高作为种菜大户,他更愿意自己种菜自己卖,因为这样至少能够多赚点。在他看来,很多钱都让中间的商贩赚了。

  “有的菜是‘二倒’,有的则是‘三倒’或者‘四倒’,层层加价,”11月26日,老高对记者说,“今年有些蔬菜价格跌得比较厉害,比如土豆,但总体上由于蔬菜普遍丰收,供大于求,造成了整体价格的下跌和滞销。”

  但让老高非常疑惑的是,自己已经详细地琢磨过菜价的波动,“比如生菜,今年春天的价格很低,很多人都不种了,我就种上了,我觉得冬天的价格应该会上来,但最终还是不行。”

  老高告诉记者,菜农不是不琢磨菜价和种菜的规律,以前按照菜价的涨跌种菜还行,但是最近几年却不行了,“很多种菜老手也把不准脉。”

  作为一名村干部,老高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随着大棚菜的发展,蔬菜的种植受季节的影响减少,很多蔬菜都能够全年提供,单纯的依靠涨跌来判断种什么蔬菜,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最好的方法是订单种植。

  “农超对接?不行!”老高直接否定了记者的建议,“他们一般门槛很高,并且有固定的批发商,一年四季都会有供应,像我们这样的散户,几乎不可能。”

  “种菜就像是赌博,菜价忽高忽低,弄得老百姓心里忽冷忽热的,老经验显然已经不适合新情况。”老高说,“希望政府能够掌握菜农的种植情况,并根据整体的行情加强引导,帮助菜农做对选择。”

  合作社模式能不能破局?

  作为全省第一家大规模、有序组织土地流转和托管的合作社,民发土地合作社逐渐走出了依靠规模化种植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路子。11月29日,该合作社理事长张尔滨介绍说,现在菜的种类多了,消费者的品味也高了,成立合作社就是要提高品质,形成品牌,有利于蔬菜的销售,保证社员收益。所以,在组织种菜前他们都会出去考察。

  “其实在搞‘农超对接’之前,我们也走了一段弯路。当时卖菜还是通过菜贩流通到蔬菜市场或全国各地,价格随行就市,有时贵得离谱,有时则贱到几分钱,收入没有一点保障。”张尔滨表示,“在与超市的合作中,价格定下来了,农民就没有顾虑了。但在菜价出现很大波动的时候,也需要双方协调。”

  张尔滨告诉记者,相对高端的蔬菜,可以走“农超对接”,但更多的菜还得自己找市场,“超市的量只能占到1/5,而且超市要求很严格,比如色泽、个头大小等。”

  据了解,目前该社全托土地规模达到3000亩左右,半托和依托土地则达到近8万亩,所产蔬菜和其他农产品通过合作社的销售网络销往全国各地。为了继续拓宽蔬菜的销售路子,最近,合作社正在构思流动蔬菜车进社区,建立自己的蔬菜流动超市,在避免超市高门槛的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