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受到美国媒体关注的,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专业之旅”。10月23—30日,由美国农业部和国际食品安全协会主办,布瑞克环球(北京)农业咨询有限公司负责组织承办的食品安全考察团,沿着从“源头到餐桌”整个食品产业链的足迹,遍访美国的奶牛养殖场、生产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研发机构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深入了解美国如何以《食品安全现代法案》为准则,通过不断完善的科学化生产和管理体系为食品安全筑起“防护墙”的。该考察团集中了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乳业杂志社、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中国食品报社等国内农业、食品、生产、流通多个领域的多位专业人士。
通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和努力,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组织执行机构配套、默契。
● 养殖---“合作社模式”让奶农受益匪浅
如何维护奶农的权益和保障牛奶的质量与安全?美国通过采用一种科学的经营模式,将这些问题解决。明尼苏达州是美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考察团参观的位于该州的乔治奶牛场是一家家庭式奶牛养殖场,已有百年历史。在美国,这种经营模式很普遍。该奶牛场牧场面积900 多亩,奶牛400多头,全年可挤奶9 个月,日挤奶奶牛可达到150 多头。这一牧场管理人手很少,淡季时仅全家6 人,旺季时约10 人左右。奶牛养殖和管理方式十分先进,草饲料的种植、存放、喂养及粪便的清除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从而避免了奶牛的“病从口入”;从挤奶到牛奶入罐,全程采用现代化封闭生产方式,有效防止了牛奶从挤出至存储过程中可能被环境再次污染的可能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每个州都有专门的兽医机构,有兽医会自动巡视各养殖牧场的情况,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美国乳制品深加工经营管理采取“奶农合作社”的模式,由多个家庭式养殖场联合组成“奶农合作社”,原料乳被送到该区域内不同奶农联合组成的乳制品厂进行统一深加工。奶牛养殖者这种“加工企业董事+奶农”的双重身份,从源头上保障了加工奶制品的质量,在牛奶价格和加工奶制品价格的利益分享上也易于达成共识,同时还使奶牛养殖者的市场地位得到提升和保障。这给解决我国目前一些奶农生产和养殖涣散的问题以启示。
目前在我国,奶农与奶产品生产企业之间仅是买卖关系而非利益共同体,生产企业想要好奶,却拼命压低奶价;奶农则不顾质量,只想让奶价和奶量提高。当奶制品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归罪于奶农,使产品质量追溯无法进行。
考察团成员们在观摩中还品尝到了口味多样的奶酪产品。来自国内专业媒体中国食品报的考察团团长表示,我国要提高牛奶的附加值,除传统酸奶外,还应开发极具潜力的奶酪等产品,让奶农有机会获得奶产品深加工所蕴含的高附加值。
● 生产---产品真正实现可追溯
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系统是指运用规模化养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完成对食品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安全控制与追溯体系的建立。美国、欧盟和日本是较早开展食品追溯标准化工作的地区和国家。
考察团参观了致力于美国高档酒店牛肉供应服务的美国食品经销通路服务集团(PFG)。该集团有4 个子公司,产值达115 亿美元,其产品遍布全美。据该集团负责人介绍,其牛肉等产品深受全美餐饮业青睐,是因公司十分重视产品品质和安全,其生产的系列食品在质量和安全保障上都实现了可追溯性。例如,公司目前应用了操作性强的先进的DNA 溯源技术,能对其提供的产品进行基因标签标注。如果销售到一家餐馆的经基因溯源技术标注的牛肉、牛排或肉馅的质量出现了问题,使用DNA 扫描仪就能快速准确地追溯到该产品来自于哪头牛,必要时甚至可追溯至其2—3 代母体。除具备良好的质量追溯系统外,该公司还从源头做起,对牛的养殖和品种进行优选。DNA 技术本来不是食品安全技术,但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是解决问题的好工具,能够让问题具体化,例如可以量化到对某一头出了问题的牛进行召回,以免影响到整个工厂的生产。为保障食品安全,美国在把控饲料安全方面也十分花力气。在参观全球著名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诺伟斯公司时,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了传统的饲料生产和其绿色能源开发方面的情况。公司根据美国新出台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从多个层面进行改革:提倡可持续发展,积极开拓绿色能源领域,如其新建的办公大楼就借助太阳能供给楼内30%的能源;产品研发方面,产品从原先的饲料添加剂拓展至食品营养强化剂,并做好产品溯源体系建设,以便在鸡蛋中沙门氏菌、花生酱中沙门氏菌超标引发了食源性疾病后能够做出快速反应。
● 研发---高科技成为食品安全支撑点
美国在食品安全的基础和应用两方面的研究均走在了世界前列。贝兹维尔人类营养研究中心是从事基因检测等技术的,目前正在研究糖尿病发病机理与硒元素间的相关性,其世界顶级实验室———丹弗斯中心实验室专门从事转基因植物研究。这里的高端技术并不是被“束之高阁”,研究成果往往能够较快地被购买使用。在该实验中心对面的孟山都公司,就资助了该研究中心不少科研项目。
位于明尼苏达州的赛默飞世尔公司专注于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开发与生产。产品一类应用于食品加工生产线,另一类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用于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金属杂质的检测设备———金属探测仪,就是该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在全球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食源性致病菌是危及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研究机构关注的一个研究重点。美国农业部微生物环境与食品安全实验室对原料乳中常会出现的食源性致病菌,如李斯特菌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其中一些研究处于全美领先地位。
美国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联合研究所主管向考察团成员介绍该所先进的苹果、肉禽等农畜产品的农残及重金属检测设备
此外,食品安全认证及相关的培训为相关机构、企业等防范食品安全隐患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位于马里兰大学园区内的美国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联合研究生所研发出了先进的用于苹果、肉禽等农畜产品的农残、重金属检测设备。该研究所由美国FDA 与马里兰大学共同组建,汇集了来自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的力量,为受训者提供最新的有关食品安全、营养卫生方面的培训,如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食品安全实验室能力培训等。其主要优势是开发专业的食品安全分析培训项目,可通过现场或网络进行培训,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可以派高层技术管理人员来这里接受美国FDA最新有关食品安全领域的食品检测标准培训。
在美国安全质量食品程序认证机构(SQFI)的相关人士与考察团进行的座谈会上,该机构负责人介绍说,机构专门致力于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认证事务。SQF 认证采用的认证标准同样是HACCP,但对初级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分别采用SQF1000 和SQF2000 认证标准,该标准的认证范围已覆盖到全球50 多个国家。
风险交流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条件,而风险交流依靠的是科学。目前全球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如2008 年发生的中国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9 年美国花生酱被沙门氏菌感染事件、2011 年美国香瓜被李斯特菌感染疫情等,大多是由一些涉及食品及毒物研究的科研机构首先发现,然后向政府监管部门发出预警的,这表明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十分重要。
美国微生物环境与食品安全实验室专家介绍,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传导机制,把有效信息作为食品安全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 定期发布食品生产、流通全过程的市场检测结果及不安全食品的风险预警等信息,能够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服务,使消费者了解关于食品安全性的真实情况,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食品不安全因素,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食品生产供应者和政府监管部门则可以及时改进生产、服务和管理,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应变能力。
● 监管---实现以预防为主的全产业链“无缝”监管
美国是世界上对食品安全监控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尽管如此,近年来美国仍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控力度。美国今年实施的指导核心———《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让其食品安全再上一个台阶。
新法案促行业更加诚信、自律要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预防”,仅靠有限的政府监管资源无法实现,因此新法案强调了“行业自身监管”。美国明尼苏达州农业厅厅长介绍说,明尼苏达州是美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厅下设农业厅政策处、乳及食品监管处等。乳及食品监管处肩负着本州涉及到的乳及乳制品、加工食品、肉、蛋、禽及禽肉制品的监管,并与卫生厅合作开展当地爆发的食源性疾病的调查。美国农业部在全美境内设立了三个食品安全与防范中心,其中之一就设在明尼苏达州农业厅。该中心在监控全国生菜中残存的O157:H7 技术方面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从菌株分离鉴定、保藏、溯源到食品安全危机预警方面均形成了完善的体系。
新《食品安全现代法案》中严格的处罚力度,促使企业在管理、技术方面下大力气来保障食品安全。从100 年前立法成立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开始,美国国会通过很多法案,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企业进行严惩,尤其对那些“知法犯法”的企业追究严厉的刑事责任,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违法风险和成本,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事实上,美国一些知名的食品生产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自己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甚至要比国家标准严格。
来自中国食品报的考察团团长表示,该法案在强调政府监管机构的职能之外,还要求食品生产行业自身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这减轻了政府监管的难度和压力,也提升了食品安全。行业诚信、自律已成为保障美国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全程管理模式成就安全
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与我国目前实施的多部门分段管理模式不同,美国实施的是全程管理模式,并且以新《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为指导核心。美国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政府部门主要有3 个:即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农业部以及环保署。
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监管范围为红肉、禽肉及蛋制品,主要是对这些产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关注重点是其中微生物的污染情况。监管重点是生鲜食品中的沙门氏菌、O157:H7型大肠杆菌等。对一些制品中危害较大的微生物实施的是“零容忍”检测标准,同时,对风险较高的企业和产品加大采样频率。除了常规监管重点外,该机构还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新的监管重点,如近期加大了对生禽肉中弯曲菌的检测力度。
《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是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70 多年来的最大变革,也是经过多年不断完善才最终“落地”的。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生物性恐怖主义法案》,将食品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提出“实行从农场到餐桌的风险管理”。在该法案的指导下,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制定了《记录建立和保持的规定》等法规,为企业和执法者提供了实施食品追溯的技术和执法依据。2004 年,FDA 又公布了《食品安全跟踪条例》,要求所有与食品生产有关的企业2006 年底前都必须建立食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在以上法案基础上,今年1月4日,美国通过了《FDA 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其中强调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该法案中强调了源头的可追溯性,核心是强调食品安全应以预防为主,这一点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十分重要,值得我国相关部门学习借鉴。有专家表示,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公布不到两年,而美国的《食品药品法》已有105 年的历史,其间不断修订和完善。所以我们既要面对基础差的现实,又要与全球食品安全的高水平对接,同时,政府分段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整个食品安全框架体系的建设仍待改进。
国际食品安全协会的联合创建公司美国GIC 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瑞克·吉尔摩指出,当初创建由美国农业部出资支持的国际食品安全协会这一国际非盈利机构,是以推进全球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建设,减少由食品安全引起的贸易摩擦和危机处理为目标的。该机构将工作重点放在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作为全球流通产品原料的供应国,是全球食品生产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对许多国家生产商的品牌都会产生影响。中国是美国重要的战略和贸易合作伙伴。通过这样的考察活动,能确切地对全球的食品供应链倡导食品安全标准和实践。
国际食品安全协会的联合创建公司布瑞克环球(北京)农业咨询有限公司(BRIC)负责人孙彤则表示,此次考察团之行,主要是要多增加中美双方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沟通,同时为在中国等多个国家从事食品安全教育做铺垫。从贸易和商业的角度来看,中美双方交流后,会让双方贸易往来更顺畅;在食品安全方面,中美双方同样需要沟通,以达成共识。
在整个考察与交流过程中,令考察团成员难忘的是,所有的美国同行,无论是奶农还是政府管理人员始终强调一点的是:安全质量信用关系自己的生存!安全质量信用关系人们的信心!谁都不能马虎,谁都不敢马虎! 美国的食品安全是所有利益攸关者坚守出来的, 是美国式商业信用的一个结晶。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