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实施的蜂蜜“新国标”给市民指出明路:蜂蜜产品配料中只含蜂蜜才配称“蜂蜜”,经过化学工艺加工或添加其他物质的只能称为“蜂蜜制品”,不能称“蜂蜜”,且必须在包装上进行明示。
配料掺杂
只能称“蜂蜜制品”
昨日,记者走访了多家商超以及蜂蜜专卖店发现,不少蜂蜜产品仍未采用新国标。如添加低聚麦芽糖的“调制蜂蜜”、含有水果香型添加剂的“儿童蜜”的蜂蜜制品仍然标着“蜂蜜”字样,且在背后的产品说明中介绍了多种蜂蜜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号称添加了花粉、蜂胶、低聚糖等多种昂贵成分的调制蜂蜜的价格,一般比纯蜂蜜还要便宜。
“按照‘新国标’的规定,任何添加所谓水果、维生素、矿物质等物质加工而成的产品只能称为‘蜂蜜制品’,这意味着,今后这类含有其他物质的‘蜂蜜’将被视为假冒。”石狮市质量技术监督协会汪秘书长告诉记者,相比于老标准,新出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增加了对蜂蜜的定义。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明确蜂蜜定义”部分,新国标的规定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融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
勾兑蜂蜜
成本仅为正品三成
“新国标的执行将为揪出市场上勾兑蜂蜜的‘李鬼’提供依据。”据了解,受利益驱使,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由大米糖浆、淀粉糖浆勾兑而成的假蜂蜜。
“最常见的勾兑蜂蜜方法就是掺白糖后兑水,成本大概只在纯正蜂蜜的30%左右。”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纯正蜂蜜中因含有一些蛋白质、生物酶、矿物质等成分,看起来并不清亮,呈半透明状的淡黄色或琥珀色;勾兑蜂蜜由于是用白糖熬成或用糖浆冒充,故色泽鲜艳,一般呈浅黄或深黄色。一般而言,勾兑蜂蜜售价比纯蜂蜜要低,商贩常常以低价来吸引消费者。
“目前市场上标明符合GB18796要求、配料仅含蜂蜜的产品是纯蜂蜜;如果是10月20日以后生产的蜂蜜,消费者则应选购符合GB18796与GB14963两个标准的蜂蜜产品更放心。”汪秘书长表示,消费者还需要查看厂家是否通过了QS认证,以防误买到掺杂了其他物质的蜂蜜制品。
合作化生产 质量更有保证
“以往只有出口的蜂蜜产品才有污染物、药残等方面的规定,此次新国标实施后,所有在售蜂蜜都必须对产品的菌落数量、药残含量进行更严格控制。”据了解,我市蜂蜜产品多产自安溪、永春、德化地区的蜂农及小作坊,这些蜂蜜产品也将面临大考。据悉,新国标对蜂蜜的“污染物、农药残留”提出了限量要求,且要求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应安全无毒,不得来源于雷公藤、博落回等有毒蜜源植物。
记者了解到,由于蜂农无法控制蜂群采蜜的来源,蜜蜂可能采到有毒的植物,导致蜂蜜含有毒性。此外,小作坊生产的蜂蜜一般露天进行,没有经过专业消毒等处理,可能存在污染物。
“单靠几个小作坊自律,很难提高蜂蜜质量,筹建专业合作社是未来的趋势。”安溪县长坑乡的蜂农张平告诉记者,与茶农一样,蜂农也可以组织起来,筹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这样蜂农们可集中力量培育优质蜂种。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